2025年7月28日上午,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小院志愿服务社团的志愿者江甜走进建设社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充满趣味与哲思的手工课——《残荷》。
课堂伊始,志愿者江甜以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引,描绘出六月荷花的盛景。随即话锋一转,抛出问题:“那么,秋季的荷花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由此自然引出“残荷”主题——那是花瓣凋零、荷叶枯黄、形态渐残的秋日荷塘。
江甜老师引导孩子们认识荷花完整的生命周期:从沉睡的莲子萌发,到亭亭玉立的莲叶生长、花苞初绽,再到花瓣飘落、莲蓬成熟,最终莲叶枯黄、茎梗垂落进入休眠,周而复始。她特别强调,秋日的残荷绝非仅是衰败的象征,更蕴含着坚韧与不屈的生命力。“看,即使叶片枯黄破损,它们依然挺立水面,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美,一种顽强的生命姿态?”这番讲解引发了孩子们的深深思考,大家踊跃分享自己对“残荷”之美的独特见解。
为深化理解,江甜展示了北宋以来诸多描绘残荷的经典画作,让孩子们领略其独特的艺术意境。随后,她引导孩子们细致观察残荷图片,从荷叶、荷杆、莲蓬到残留的花瓣,鼓励大家描述其外形特征,孩子们奇思妙想不断涌现。通过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视角的观察,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残荷形态的丰富多样。
最受期待的环节莫过于亲手创作。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结合课堂所学,先在脑海中构思自己心中的荷花景象。江甜老师耐心示范,一步步教授简笔荷花的绘画技巧。孩子们全神贯注,跟随节奏,挥动画笔,一幅幅充满童趣和个人理解的荷花画作跃然纸上。
这堂《残荷》手工课,远不止于认识植物形态或学习绘画技巧。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小院志愿服务社团的志愿者们,旨在通过观察与创作,向孩子们传递一个深刻的生命哲理:生命如同四季轮回的荷花,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与价值。不必沉湎于过去的绚烂,也无需过度执着于未来的未知,珍惜并发现当下的美好,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这堂充满艺术气息与生命教育的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感悟生命韵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