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清晨,湘潭市雨湖区建设社区的活动广场上便传来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与口令声。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小院志愿服务团的大学生们正带领着社区的孩子们进行晨间锻炼,元气满满的一天由此开启。这标志着该服务团在建设社区开展的为期10天的“七彩筑梦,莲韵润心”暑期夏令营活动进入了精彩纷呈的知识探索环节。当天上午,一堂别开生面的“甲骨文探秘”课,让古老文字穿越时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从图画到文字:解锁三千年前的“密码”
晨练结束后,孩子们带着兴奋与期待走进了社区活动室。志愿服务团的“小老师”们精心准备了《有趣的甲骨文》主题课程。课程伊始,主讲李媛瑗以“结绳记事”和远古岩画的故事引入,生动讲述了人类记录信息的原始方式。随后,通过讲述“文字的开山鼻祖”、“绘画艺术的先河”仓颉的传说,以及“甲骨文的前世今生”,将孩子们带入了商周时期的神秘世界。
“你们知道我们最早的成熟文字刻在什么上面吗?”李媛瑗老师展示着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图片,详细解释道:“这就是甲骨文!商周时期的人们在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刻下记录,内容可丰富啦,有打仗、祭祀、天气、种地……就像一部三千年前的‘国家档案’!”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对这些刻在骨头上的“天书”充满了好奇。
生肖遇上甲骨文:趣味互动点燃热情
为了让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活可感,课程巧妙地融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元素——十二生肖。“甲骨文与十二生肖”环节成为了课堂的高潮。志愿者老师展示了“牛”、“虎”、“龙”、“马”等十二生肖动物对应的甲骨文字形。“看!这个‘马’字,是不是特别像一匹奔跑的马,有头、有尾巴,还有四条腿?”孩子们纷纷点头,惊叹于古人造字的形象与智慧。通过“看图猜字”、“我画你猜”等互动游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辨认着这些图画性极强的古老文字,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发现古字之美,传承文化之根
在“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总结出甲骨文“字形图画性强”的显著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孩子们理解了这些古老符号背后沉甸甸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甲骨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大门,让我们知道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如何思考的。”“它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超级珍贵的文化宝贝,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志愿者强调,学习甲骨文,不仅是为了认识几个古字,更是为了守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根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课程的尾声,“汉字的演变”部分以简洁的脉络,展示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字体流变,让孩子们初步感知了汉字数千年生生不息的演变历程。当PPT定格在“感谢观看”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纷纷围着志愿者询问更多关于甲骨文的问题。
“七彩筑梦”,润物有声
课后,志愿者们还耐心地为孩子们提供了个性化的课程辅导,巩固当天所学知识。这堂“甲骨文探秘”课,是湖南科技大学科技小院志愿服务团“七彩筑梦,莲韵润心”社区服务项目的生动缩影。服务团成员们表示,选择甲骨文作为主题,就是希望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深埋地下的古老文字“活”起来,让看似遥远的传统文化变得可亲、可感、可参与,真正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本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建设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字和历史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初步的文化认同。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科技小院志愿服务团还将继续围绕科技启蒙、美育熏陶、健康科普等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七彩筑梦,莲韵润心”的服务承诺,为社区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