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至22日,“海峡两岸青年规划师与建筑师学术研习营”(简称“研习营”)在四川省眉山市举办。来自山东建筑大学“百里拾遗”实践团队的成员王琰、衣晓磊、李鸿枫参与其中,与来自两岸20余所高校的80余名师生学习交流城市更新心得,为后续深入调研增加知识储备基础。

本次研习营以“东坡文脉·活化新生:眉山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传承与更新”为主题。两岸师生混合组队,对眉山城市文化标识体系及辖域3个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更新开展了深入研究和概念性规划设计。眉山古称眉州,是“三苏”故里、四川历史文化名城。
研习营中,实践团队成员王琰、衣晓磊、李鸿枫分别参与了针对眉山市江口镇、青龙老街的保护更新概念性规划设计。与两岸同学共同完成了设计成果,并获得由眉山市住建局颁发的 “最佳建筑设计奖”、“最佳设计研究奖”、“最佳规划设计奖”。三位同学还获得研习营优秀营员奖。

通过参加研习营团队成员感触颇深,王琰认为:“参加海峡两岸青年规划师与建筑师学术研习营,收获远超预期。在密集的专业交流和实地调研中与台湾师生共同工作、讨论方案,自然而然地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和两岸友谊。这份在共同实践中建立的理解和情谊,与专业知识增长同等重要。”衣晓磊认为:“能参加这次两岸研习营,我感到无比荣幸和兴奋。这次初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跨学科碰撞的魅力和两岸青年合作的潜力。从理论学习到实地踏勘,再到与来自不同专业及地域背景的同学头脑风暴与合作实践,每一步都是宝贵的学习与成长。”李鸿枫认为:“在研习营中,从两岸专家的前沿分享到携手对调研场地的实地勘察,每一次思想碰撞都让我对专业的人文价值有了更深体悟,这份跨越海峡的专业共鸣与青春情谊,将成为激励我深耕行业的珍贵动力。”

此次研习营的经历,为社会实践提供了宝贵借鉴:它让我们明白,社会实践需以专业视角扎根实地、以开放心态联结力量、以问题意识驱动探索。未来,我们将带着跨领域交流经验、实地调研方法与人文关怀理念,在协作中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在关注现实议题中锚定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