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至20日,为深入探究香港低空经济在国际化发展路径及产业生态构建等领域的成熟经验,西北工业大学民航学院"翼展蓝天梦,匠心助飞航"实践队启程赴港,走进当地高校及航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系统探究香港低空经济发展现状与民航产业未来演进趋势。
智启理大航研新境,慧论港大空域远景
实践队先后走访香港理工大学与香港大学,深入学习两所高校在低空经济跨学科研究中取得的前沿成果,梳理香港当代民航产业与低空经济的发展脉络及当下态势。
在香港理工大学,实践队员先后聆听四场低空经济专题讲座,围绕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民航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从智能调度、无人车减排到安检流程优化与餐食精准分配,这些前沿技术已深度融入民航运营各环节,不仅显著提升飞行运行效率,更有效优化旅客出行体验。讲座结束后,实践队参访了多个专业实验室,通过自主操作无人机、研究脑机接口监测系统、分析风洞激波数据、优化航模设计及探索3D打印技术等实践活动,不仅初步掌握了航空智能控制、人机协同等前沿技术原理,更切身参与到推动航空科技创新的实践研究中,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深化对行业前沿的认知。
图为实践队员在港理工民航工程实验室学习无人机操作。
在香港大学,MaRS实验室、三维原子探针实验室等多个科研平台的实地探访,让实践队近距离接触港大在飞控系统研发、材料分析技术及消声材料创新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随后,实践队专程拜访黄立锡教授,不仅系统了解香港本地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与现实制约;更通过深入探讨香港与内地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路径及应用模式差异,清晰洞察到我国低空经济未来兼容并蓄、多元共进的发展图景。
铁翼千修熔匠魂,豪情永驻启新程
在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实践队深入考察全球领先的飞机维修业务,通过参观机库、外勤部门、航电维修等核心区域,系统了解飞机检修全流程。在香港航空发动机维修服务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结合发动机拆解实物进行细致讲解,队员们围绕核心部件的维修流程、精度标准及质量管控体系展开深入学习,切实体会到“安全无小事”的行业准则。对这两家行业标杆企业的探访,队员们切实体会到工匠精神在航空领域的重要性——这种对匠心的坚守、对安全的敬畏,更坚定了他们未来投身民航事业与低空经济领域的决心。
旋翼护航孤客险,展陈深固九州安
在香港政府飞行服务队,实践队近距离探秘直升机搜救体系,深刻体悟到其为个体生命与群体安全构筑的坚固防线。机库内,H175、EC155等先进机型以及探射灯、搜索雷达等专业装备静候待命,凭借分毫不差的技术精度为遇险者锚定生机,成为守护个体安全的“生命方舟”。
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实践队于观展中筑牢安全观念,从国家安全的宏观视角深化认知:国土安全展区以翔实史料展现捍卫领土完整历程;太空安全展区借航天成就揭示其对国家发展及国际合作的意义;网络安全展区通过互动装置呈现国家网络防护能力;生态安全展区阐明其是可持续发展前提。多元展览将抽象的国家安全理念具象为可感图景,让队员们对国家安全的认知从零散到系统、从表层至内核。认知深化凝聚成践行安全理念的信念,更内化为未来投身相关领域时守护安全的精神根基。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国家安全展。
此次香港之行,不仅成为西北工业大学“总师育人文化”对外传播的生动载体,更搭建起两地院校在民航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领域的沟通桥梁;同时,从前沿技术探索到产业实践浸润,从科研理念碰撞到安全认知升华的系统性学习,既为队员们成长为兼具硬核技术实力与深厚责任担当的“总师型”人才夯实了根基,更让他们在心中清晰绘就出投身民航事业、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的未来蓝图。
图为实践队员在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