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前,袁世凯称帝,违背人心民愿,逆推历史洪流,无数青年志士奔走呼号,游街抗议,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为中华民族贡献青春力量,在各方阻挠下,袁世凯终于放弃称帝,混乱时代重耀民主的曙光。国内局势严峻之时,青年志士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更没有逃避,怀着高昂的精神斗志坚定地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守卫“青春中华”。历经百年,沧海桑田,中华民族青少年仍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地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着,为中华民族源源不断注入新力量。
青春是什么?如果你让之前的我回答,我会说:“青春啊……,我感觉是自己总会想争第一,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轻易气馁,大方说出自己的理想并一直坚持下去,我会感觉自己的青春是酷酷的,当自己回想起来,是满心的怀念和意气风发的模样。”这是未满成年的我的想法,可如今进入大学,离开漫漫的中学学习生活,真正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会感觉现在的自己也早已不在如之前那般单纯稚嫩,我的思想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
李大钊先生曾言:“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即自我无尽。”宇宙浩渺,个体如微尘,而当青年把人生至于民族,至于地球,乃至于宇宙,青春则是何其地宏大与无限,自我的价值又是何其地伟大与无尽。近几年,疫情横行,美国施压……各种挑战围绕着中国的内内外外,给中国内外造成了很大压力,但是尽管如此,中国青年仍用自己的行动为中国防护盾增添一份力量。与此同时,中国青年努力走出去,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所以,如果你现在问我“青春是什么?”,我会坚定地回答:“青春,是一个跃动的音符,在不同的乐曲中表现着不同的声调,跟随曲子的变化,却又不失自己本身的音色,为整首曲子添彩,微小而又不可或缺,永远充满着对每首乐曲的向往与热爱。”青春无尽,自我无尽,亦宇宙无尽。
青春的色彩是绚丽而清新的,不是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亦不是单调平乏的素描画,是清新形象的油笔画,色彩重叠,交相辉映画作的盛大,绚丽而清新,直接而热情,单纯而欢乐。青春的色彩同亦不同,青春的责任亦是如此,但是当我真正明白自己与万千千同龄人的同等责任时,是在高考完的志愿当中。
刚刚经历了人生重要考试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做志愿,当时疫情反反复复爆发,为了更好地防控,国家开始让各级领导下发核酸名额,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子里,当时在家进行高考完地休整,在得知村子要做核酸但是缺乏人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便成为了志愿者,每天五点半起床便开始进行采集核酸前的准备,六点正式开始的时候,便开启了长达五个小时地弯腰站立的姿态,每天回到家,身体是疲惫的,但是心里时是兴奋的,仿佛自己在干一种很盛大的活动。如果你让我仔细回想一下的话,我会说“责任与奋斗”在某一刻好像与我挂上了联系,看到新闻上日益减少的新增人口,内心也会有一种成就感,看到无数同龄人和我一样在切实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内心的认可感与归属感达到了巅峰,会为自己将理想与现实紧密联系而感到高兴,“青春”这个词在我人生中的意义开始不一样了。
青春没有定义,但我们的青春有目标,有榜样,有航向,我们的青春不迷茫,我们十分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么模样的,是多么的想发挥自己的价值,没有“躺平”,没有“摆烂”,没有“佛系”,只是看到这尚不完美的世界想去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心怀国家,心怀世界,渴望长期和平,向往“地球村”的生活。社会上亦有许许多多的榜样鼓励着我,让我热泪盈眶。奚建红、姚春燕、卜天娇、傅裕、潘存丽……他们在不同的职位上,有着不同的工作,却表现着同一种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表达着他们的责任与态度,传递着“奋勇争先,青春无尽”的理念,给无数人带来动力。实际上还有许许多多的青年在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他们岌岌无名,但他们在用无声的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我们往往把青年这个词同青春对等,认为青年当如少年将军般策马振鞭,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浮于虚生,保家卫国,意气风发。可我认为青春没有定义,青年亦是如此。宇宙苍茫变化,未来变幻莫测,没有人可以定义青春的模样,也不应有人以道德绑架的方式告诉我们应该“这么做”,应该成为“这样的人”,青春时光一去不复回,我们自己每个人都在绘画有自己风格的油笔画,后头看看,仍是那个不断积淀,奋勇争先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