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染的颜色会随时间沉淀,就像那些与它相关的故事,在岁月里酿成醇厚的记忆。在日照的校园与街巷间,许多人都珍藏着一块带着特殊意义的茶染布,那是时光留下的温暖印记。
退休教师李奶奶的樟木箱里,藏着一块边角有些磨损的茶染手帕。那是去年生日时,她教过的学生们送来的礼物。孩子们知道李奶奶总用手帕,特意在茶染时绣上了 “师恩” 二字。“每次用它擦眼镜,都能想起孩子们围在染缸边忙碌的样子。” 李奶奶抚摸着手帕上深浅不一的纹路,眼里满是笑意。这块手帕她舍不得常用,却总在翻看旧相册时拿出来,与泛黄的毕业照放在一起。
社区养老院的张爷爷有件茶染马甲,是实践团成员和孩子们一起做的。老人行动不便,孩子们就坐在他身边,手把手教他用茶渣拓印图案。“这朵花是我自己印的,他们说像向日葵。” 张爷爷总向护工炫耀,天气好的时候,会特意穿上马甲在院子里晒太阳。护工说,自从有了这件马甲,老人逢人就讲茶染的故事,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
还有那块挂在实验二小传达室的茶染布帘,见证了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布帘上是全校学生共同完成的 “百鸟图”,每只鸟都出自不同孩子的手。传达室的王师傅每天开关门时,都会小心地整理布帘:“这布帘比塑料帘子好,夏天晒久了也不烫,还带着点茶香。” 有毕业生回校探望,总会特意去看那块布帘,寻找自己当年画的那只小鸟。
茶染的记忆里,有课堂上的专注,有亲子间的欢笑,有师生间的温情。那些带着茶渍的布料,或许会慢慢褪色,但附着在上面的故事,却像陈年的茶饼,越久越有味道。就像一位老人说的:“看到这些茶染的东西,就想起那些一起动手的日子,心里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