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染的痕迹,像细密的针脚,缝缀在平凡生活的肌理中,成为承载情感的独特符号。
大学城书店的陈老板,总在收银台摆着块茶染桌布。那是去年茶染体验日,常来买书的几个大学生送的。布上用深浅茶色印着几行诗句,是孩子们特意选的书店里最畅销诗集里的句子。“每天收钱、找零,手在布上蹭来蹭去,那些字反倒越来越清晰。” 陈老板说,有熟客来买书,总会指着桌布聊几句茶染的事,书店里的话题都多了几分诗意。
独居的赵爷爷有盏茶染灯罩。是社区茶染小组的姑娘们帮他做的,用的是他年轻时穿的棉布衬衫改的布料。傍晚开灯时,暖黄的灯光透过茶染布,在墙上投下淡淡的纹路,像极了老家院子里的树影。“以前总觉得晚上屋子空落落的,现在有这盏灯照着,心里踏实。” 赵爷爷逢人就说,这灯罩比儿女买的水晶灯还亮堂。
幼儿园的午睡室里,挂着一排茶染小枕头。是老师们带着家长们一起做的,里面塞着晒干的茶叶渣。“孩子们枕着有茶香,睡得特别安稳。” 园长笑着说,有次一个孩子感冒,家长特意来问枕头里的茶叶能不能泡水喝,说孩子总念叨 “枕头的味道香香的”。这些小枕头洗了又晒,颜色从深褐变成浅黄,却成了孩子们最离不开的 “安神宝”。
茶染就是这样,不张扬,却在日复一日的相伴中,慢慢渗入生活的细节。它不像化学染料那样鲜艳夺目,却能在时光里沉淀出温润的光泽,就像那些藏在心底的牵挂,不显山露水,却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