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失山房” 的展示架前,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茶染成品。阳光透过窗棂,在一件件作品上投下柔和的光晕,让茶褐色的布料更显温润。
展示架最上层,叠放着几方茶染手帕。边缘处的针脚细密整齐,染出的纹样或如叶脉舒展,或似云絮飘浮。成员们用软毛刷轻轻拂去上面的浮尘,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珍宝。手帕一角绣着的小小 “无失” 印章,在光线下泛着淡淡的丝线光泽。
中层的茶染桌旗被展开铺平,长度恰好覆盖整张老式八仙桌。布料上,深浅不一的茶渍晕染出自然的渐变,像是将山间云雾的色彩定格在了布面。成员们合力将桌旗两端的流苏理顺,流苏摆动间,能闻到布料里透出的淡淡茶香,那是茶叶与时光共同留下的味道。
下层的茶染抱枕套被逐个摆好,图案多是日照当地的山海景致。有的染着灯塔剪影,有的印着海浪纹路,虽都是茶褐色,却能从深浅变化中看出景物的层次。成员们调整着抱枕套的摆放角度,让每一个图案都能完整呈现,仿佛在布置一场微型的茶染艺术展。
角落里的竹筐里,堆放着刚完成的茶染杯垫。杯垫大小不一,却都带着独特的纹理,有的是捆扎时留下的几何图案,有的是染色时自然形成的斑驳痕迹。成员们将杯垫按大小分类摞好,边缘对齐的瞬间,发出轻微的布料碰撞声,清脆又悦耳。
整理完毕,实践团成员们后退几步,静静打量着满架的茶染作品。阳光在布面上流动,让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有了生命。这些凝结着匠心的茶染成品,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成员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