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态茶染在社区与乡村的扎根生长,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青衿染忆” 实践团与当地建立起紧密的长效互动机制,在持续的交流与协作中,催生出更多令人欣喜的新变化。
实践团专门成立了线上 “茶染互助小组”,成员们轮流值班,及时解答社区居民和乡村合作社在茶染制作、销售中遇到的问题。幸福社区的张阿姨在尝试制作茶染抱枕时,不知如何让图案更清晰,她在小组里一发问,实践团的小王立刻通过视频连线,手把手教她改进捆扎手法。“有了这个小组,就像有了个随时能请教的老师,心里踏实多了。” 张阿姨说。小组还定期分享各地茶染创新案例,比如有社区用茶染布制作宠物用品,很受市场欢迎,幸福社区的居民们也打算试试。
为了提升茶染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实践团协调学校的专业老师提供技术支持。管理学院的市场营销老师为李家庄的 “茶香染坊” 合作社制定了详细的品牌推广方案,指导他们注册了商标,设计了统一的包装。设计学院的老师则帮助他们优化产品设计,将日照的山海元素融入茶染纹样,让产品更具地域特色。如今,“茶香染坊” 的茶染婴儿用品不仅在本地热销,还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全国各地,成了小有名气的品牌。
实践团还牵线搭桥,促成社区与乡村之间的合作。幸福社区的居民擅长制作茶染文创小品,李家庄的合作社则能批量生产茶染布料,他们联合起来,居民们用合作社的布料制作文创产品,利润按比例分成,实现了互利共赢。在一次由实践团组织的 “茶染交流会” 上,双方还互换了技艺心得,社区居民学到了合作社的高效生产方法,合作社则从居民那里获得了不少创意灵感。
生态茶染的推广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李家庄周边的茶园与 “茶香染坊” 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专门为茶染提供优质茶叶,茶园的收入增加了不少。村里的快递点也因为茶染产品的外销而生意兴隆,负责人说:“以前一天也就几十件快递,现在光茶染产品就有上百件,忙都忙不过来。”
更让人欣慰的是,生态茶染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幸福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养成了环保的生活习惯,购物时自带茶染布袋,减少使用塑料袋。李家庄的孩子们在学校里争当 “环保小卫士”,向同学和家长宣传茶染的好处。“看到大家的生活因为茶染而变得更美好,更环保,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 实践团的小李感慨道。
这种长效互动机制,让生态茶染的推广不再是实践团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变成了一场多方参与、共同成长的行动。在这场行动中,生态茶染就像一条纽带,连接起校园、社区和乡村,传递着环保与文化的力量,也书写着共同发展的美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