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遗址民守护,市井古今情——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调研

来源: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 王水山 阅读:12 复制标题和网址

2025年7月28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聚焦这座承载盛唐记忆的城门遗址与当代社区的共生共融现状,实地探查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协同路径。

图为循迹龙门队员于博物馆内参观定鼎门遗址 许增滢供图

沐浴晨光的定鼎门遗址,古老的夯土城垣与现代的玻璃保护罩,构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遗址东侧,骆驼蹄印砖遗迹旁,几位老住户正热情地向驻足游客比划讲述着丝路商队穿越城门的往事。他们并非馆方人员,而是自发参与讲解的周边居民。这份对遗迹的深厚情感,已内化为守护文化遗产的自觉行动。

在博物馆与社区共建的特色民居片区,家家户户门楣上装饰的唐代宝相花、卷草纹标识格外醒目。这些源自定鼎门遗址出土文物的图案,被广泛应用于民宿门牌、商铺招牌等公共空间。据负责人介绍,此类文化赋能项目已惠及周边近30户居民,衍生的文创产品不仅入驻博物馆商店,更通过电商平台畅销各地,部分收益反哺社区文化保护基金,形成了“居民参与—文化变现—反哺保护”的可持续循环。

图为循迹龙门队员采访工作人员 许增滢供图

随后,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接受我们简短采访时,特别强调了“协同”二字:“定鼎门的保护与展示,绝非博物馆单打独斗。考古发掘有专业团队,遗址本体保护依赖科技支撑和工程力量,日常维护离不开属地社区和志愿者。更重要的是,”她话锋一转,指向窗外正在进行的青少年研学活动,“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走进人心,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认同和接力。”

图为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员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外广场合影留念 许增滢供图

从居民自发守护到商户业态转型,从文化符号植入到利益共享机制,定鼎门遗址呈现出文化遗产与现代社区深度嵌合的生动图景。实践团队记录的这些现场细节,为理解文化遗产保护如何真正扎根民生、融入日常,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基层实践样本。

(供稿:王水山 欧婧宇)

相关内容

遗址民守护,市井古今情——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调研

2025年7月28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走进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聚焦这座承载盛唐记忆的城门遗址与当代社区的共生共融现状,实地探查文化遗产保护...

龙门千载艺,共护一脉魂——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龙门石窟开展调研

为深入理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协同机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7月27日,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循迹龙门”社会实践队赴洛阳市龙门石窟开展实地调研。傍晚的龙门石窟,...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