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工艺中的细微之美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王箭 闫敬帆 张鳕 李富剑 王志朋 安玉青 王瞳瑶 郭雨萱 张锦恒 王银珍 阚宝舜 曹玉林 周晓琳 阅读:10 复制标题和网址

在日照市东港区 “无失山房” 的实践时光里,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青衿染忆” 实践团的成员们,于茶染工艺的细微之处,探寻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所在。

成员们注意到,朱春莲老师选用的茶叶有着严格的讲究。不同季节的茶叶,在染制时呈现出的效果大不相同。春茶芽叶细嫩,染出的颜色偏浅黄,带着清新的草木气;夏茶叶片厚实,染出的色泽呈深褐,透着沉稳的质感;秋茶则介于两者之间,颜色温润柔和。朱老师的竹筐里,不同季节的茶叶被分装在陶罐中,标签上详细记录着采摘时间和适用的染制物件,这份细致让成员们深受触动。

在布料的选择上,也藏着不少学问。实践团发现,朱老师总是根据染制物件的用途来挑选布料。制作贴身的手帕,会选用柔软的棉纱;制作耐用的桌旗,则用厚实的亚麻布;而制作装饰性的挂画,又会选择轻薄的苎麻。不同的布料与茶染相遇,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棉纱吸色均匀,染出的纹样细腻;亚麻布纹理粗犷,茶渍在上面形成自然的斑驳感;苎麻则通透飘逸,颜色更显淡雅。

染制过程中的水温控制更是关键。朱老师的老灶台旁,放着一支刻度精准的温度计。煮制绿茶染液时,水温需控制在 80℃左右,这样才能保留绿茶的清新色泽;而煮制红茶染液,水温则要达到 100℃,让红茶的醇厚充分释放。成员们在尝试时,曾因水温把控不当,导致染出的颜色与预期相差甚远,这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茶染工艺的成败,往往就取决于这些细微的差别。

茶染后的晾晒方式也颇有讲究。朱老师会根据布料的材质和染制的颜色,调整晾晒的位置和时间。颜色浅的布料,要避免阳光直射,以防褪色;颜色深的则可以放在阳光下充分晾晒,让色泽更加稳固。有一次,成员们将刚染好的浅绿茶染布直接放在烈日下暴晒,结果颜色变得暗淡无光,这也让他们记住了这一重要细节。

这些藏在茶染工艺中的细微之处,如同散落在时光里的珍珠,被实践团的成员们一一拾起。它们不仅展现了传统技艺的严谨与精致,更让成员们明白,非遗传承不仅要学习技艺的流程,更要领悟其中的匠心与智慧。

相关内容

茶染工艺中的细微之美

在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的实践时光里,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于茶染工艺的细微之处,探寻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所在。成员们注意到,朱春莲老...

天光云影里的茶染之道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在日照“无失山房”的实践,恰逢一段天气多变的日子。晴雨交替间,成员们意外发现,天光云影竟与茶染技艺有着奇妙的关联。抵达首日...

茶染与日照文化的交融之韵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在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的实践,不仅是对茶染技艺的探索,更是一场茶染与日照当地文化的深度交融之旅。实践团成员们发现,日照...

将茶染之美带向更远方

从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返回校园后,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并未停下脚步。他们带着满满的实践收获,开始将茶染非遗的魅力通过多种方式传递给...

茶染坊中的文化共鸣

2025年7月的日照,暑气中裹挟着茶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踩着晨光走进东港区“无失山房”,木门前悬挂的茶染布帘随脚步轻晃,抖落一室清雅。...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