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坊中的文化共鸣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王箭 闫敬帆 张鳕 李富剑 王志朋 安玉青 王瞳瑶 郭雨萱 张锦恒 王银珍 阚宝舜 曹玉林 周晓琳 阅读:8 复制标题和网址

2025年7月的日照,暑气中裹挟着茶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青衿染忆” 实践团的成员们,踩着晨光走进东港区“无失山房”,木门前悬挂的茶染布帘随脚步轻晃,抖落一室清雅。

前期筹备时,团队成员不仅梳理了茶染历史,还特意收集了日照“南茶北引”的史料,将茶染技艺与当地茶业发展的时间线精准对应。带着这些准备,他们在手工坊的陈列区驻足更久 —— 那件标注着“1972 年”的茶染粗布围裙,布料纹理间仿佛还能看到当年茶农劳作的身影;而旁边 2024 年的茶染丝巾,融入了现代几何元素,却依然保留着茶汤浸润的温润。

茶染体验台旁,朱春莲老师的竹篮里装着分类好的茶叶。成员们学着她的样子,将绿茶末撒进温水,看着绿色的茶汁在水中缓缓晕开。小张在折布时不小心弄皱了边角,本想拆开重折,朱老师却按住她的手,让布料自然浸入染缸。取出后,那道褶皱处竟形成了类似远山的纹路,意外成就了独有的景致。

访谈间隙,成员们注意到墙角的旧收音机正播放着本地吕剧。朱老师说,她染布时总爱开着,戏曲的节奏能帮她把握煮茶的火候。成员们忽然明白,茶染技艺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它早已与日照的民俗风情交织在一起,成为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

实践团带的便携式打印机派上了用场。他们将拍摄的茶染过程照片打印出来,贴在手工坊的留言本上,旁边写下观察笔记:“15:30,红茶染液在 38℃时显色最稳定”“棉布浸泡超过 20 分钟,边缘会出现自然毛边效果”。这些年轻人的记录方式,让朱老师连连点头。

离坊前,夕阳穿过茶染窗纱,在地面投下细碎的光斑。实践团成员们与朱老师约定,会把收集的茶染纹样整理成电子图库,方便更多人了解这项技艺。而他们带走的,除了亲手制作的茶染作品,还有对 “非遗传承” 更生动的理解 —— 它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代代相传。

相关内容

茶染坊中的文化共鸣

2025年7月的日照,暑气中裹挟着茶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踩着晨光走进东港区“无失山房”,木门前悬挂的茶染布帘随脚步轻晃,抖落一室清雅。...

茶染技艺薪火传 日照新韵映青衿

“无失山房”的木柜里,整齐码放着各式茶染工具。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轻轻拉开抽屉,一股混合着樟木与茶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

茶染布上的时光淬炼

“无失山房”的屋檐下,晾衣绳上挂满刚从染缸取出的布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忙着将布料浸入清水中,进行第一次漂洗。茶褐色的水顺着布角滴落,...

镜头下的茶染新声

“无失山房”的院坝里,三脚架支起的手机正对着染缸。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举着补光灯调试角度,要给朱春莲老师的茶染技艺拍段短视频。“朱老师,...

当茶染遇见青春创意

“无失山房”的染缸旁,一场传统与青春的对话正在上演。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拿着马克笔在待染的白布上画着新潮图案,主理人朱春莲老师在一旁看...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