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城市边缘的新动能——郑州城郊轨道线调研速写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 王琰 潘韦龙 阅读:9 复制标题和网址

城市发展正由“中心向外扩展”,而轨道交通是推动城市空间有序生长的关键导向工具。2025年8月11日,百里拾遗实践团队走访了郑州城郊线与起始站南四环站,围绕城郊线的起始节点与空港发展引擎,展开调研实践,探索其在服务外延区域、承接都市圈通勤、协同功能分区中的作用与潜能。

调研团队在南四环站入口合影

据了解,南四环站是当前城郊线的起点,也是城市“南进”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团队记录了站点与周边道路、高架、公交线路的联动情况。尽管站内设施完善,但“到站难、出站难”的问题仍制约乘客出行体验,站点周边仍有个体三轮车进行交通接驳,出租车、网约车未设有专门的停靠点和指引点。站周尚未形成明确功能聚集。

而面向国家战略的郑州航空港站,团队虽未全面进站,但通过资料采集与远端踏勘,掌握了空港区轨道规划与土地开发布局。其未来有望与地铁、城际形成多模式枢纽,在“人流+物流+数流”中成为引擎型节点。

城郊线地上线路运营观察

调研过程中,团队通过与乘客、周边居民、运营方代表访谈,总结出城郊线发展的三点关键:

1.空间联动需前置规划:轨道不应只是“轨”,而应匹配社区、商业、学校等多功能引导;

2.边缘站点应加强运营设计:如P+R换乘、骑行道接驳、定向通勤班车等;

3.空港型节点要提前谋划功能叠加:如设置候机专线、空铁联运系统等。

城郊线车辆双向行驶交汇瞬间

百里拾遗实践团队建议,郑州城郊轨道线建设应在“连接”之外,更注重“赋能”,打造能聚人、导产、成圈的综合发展轴。同时,探索通过轨道社区一体化开发,推动城郊线成为引导人口疏解、职住平衡的新载体。

郊不再是边缘,轨道让每一站都成为新生力量的起点。”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追踪空港轨道建设进展,推动“轨道—产业—社区”三位一体的空间更新路径,为城市有机外拓提供范式支撑。

相关内容

地下脉络中的城市引擎——郑州地铁系统调研观察

随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地铁已从单纯交通工具,转变为牵引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地下引擎”。2025年8月12日,百里拾遗实践团队围绕郑州市市内13条地铁线中具有代表性...

城市边缘的新动能——郑州城郊轨道线调研速写

城市发展正由“中心向外扩展”,而轨道交通是推动城市空间有序生长的关键导向工具。2025年8月11日,百里拾遗实践团队走访了郑州城郊线与起始站南四环站,围绕城郊线的起始节...

山东建筑大学“百里拾遗”社会实践团队赴济南市历下区百花洲王府池子十二号院调研

2025年8月5日,为深入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改造,“百里拾遗”社会实践团成员深入济南历下区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王府池子十二号院,开...

山东建筑大学“”百里拾遗“”实践团队赴济南长途汽车东站片区调研:洞察现状,探寻更新改造路径

为深入观察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发展成就,聚焦交通枢纽及周边片区在功能布局、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与待优化点,百里拾遗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31日奔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山东建筑大学“百里拾遗”实践团队赴济南洪楼1905项目调研:探访绿色科技赋能城市更新的“济南样本”

为深入调研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策在地方的创新实践,特别是绿色低碳发展与城市更新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百里拾遗”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于2025年7月30日赴山东省济...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