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8月9日讯(通讯员 房怡妍)为贯彻落实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及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部署。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素坯绘梦·瓷韵振兴”志愿服务队走进了广东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进行陶瓷研究调研学习,将陶瓷与电商相结合,与研究所共同绘制高陂陶瓷发展新蓝图。
一、左手执坯承古韵,右手研艺赴新程
2025年7月9日,“素坯绘梦·瓷韵振兴”志愿服务队与高陂陶瓷研究所开展了座谈会,与陶瓷工艺研究所的所长黄南兴、高陂镇乡村振兴负责人黄新华相谈甚欢。交流中,负责人热情表示,会尽最大可能提供资源支持与实践指导,全力配合服务队的调研与实践工作。这使队员们备受鼓舞,深感荣幸能有机会为大埔陶瓷的传承创新、为当地的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心中满是感激与动力。
▲图为座谈会开展
二、数字赋能传匠心,青春力量展风采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周杰伦一首《青花瓷》,让这份蓝与白交织的浪漫,飘进了无数人的心里。2025年7月10日,“素坯绘梦·瓷韵振兴”志愿服务队在广东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开启了一场关于青花瓷的直播盛宴,带你领略这传承千年的东方美学。
▲图为队员进行直播宣传陶瓷
本次直播为观众准备了琳琅满目的青花瓷精品。其中有一套典雅的青花瓷茶具,壶身精心绘着山水画卷,用它泡上一壶清茶,茶香便与温润的瓷韵自然交融,能让人在品茶的过程中静静感受古韵悠长;还有几款精致的青花瓷摆件,上面的花鸟图案细腻逼真、栩栩如生,将它们摆放在家中,能为日常空间增添一抹清雅的艺术气息。这场直播的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陶瓷的特色宣传和产品的细致展示,第二部分则会直观呈现陶瓷的制作过程。
▲图为高陂陶瓷研究所“雅缶”品牌茶具
直播展示了大埔陶瓷的制作过程,从注浆成型、手绘图案、均匀上釉到最后入窑烧制,完整呈现了陶瓷诞生的脉络。在陶瓷艺术的世界里,观众得以探寻传统技法与现代创新的自然交融。观摩工匠师傅创作时,能在他们落笔的轻重转折间,慢慢领悟那份凝练在指尖的匠心。每一个制作场景,都是对陶瓷手工彩绘技艺的致敬与传承,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时光中静静沉淀,又在代代匠人的实践里持续绽放光彩。
▲图为队员正在直播向师傅学习装饰陶瓷的技术
三、镜底藏陶韵,光影展匠心
在时光长河里,陶瓷是永不褪色的星辰。红盘上的烫金“福”字,让传统祝福从釉面漫出,温暖岁月;素坯上的纹路,藏着未干的釉色之梦,等待被镜头唤醒。2025年7月11日,“素坯绘梦·瓷韵振兴”志愿服务队团队成员以镜头为舟,在青花涟漪里打捞诗意,将这些陈列的陶瓷,那些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泥土与火焰的情歌,都收进光影。这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一场精心的宣传:镜头的语言,让古老技艺在更多人眼中重焕鲜活,让陶韵青瓷的风华,被看见,被记住,被热爱。
▲图为高陂陶瓷研究所陶瓷福字
▲图为队员正在进行拍摄宣传片
四、窑火淬青瓷,素坯成珍宝
几天的创意打磨,终将在开启窑门的瞬间,凝聚起所有的期待。当一件件带着窑火余温的作品亮相时,上面手绘的图案、独特的器型,无一不是汗水与灵感交织的结晶。从素坯到成瓷,窑火的淬炼让最初的想象稳稳落地。这不仅是一场陶瓷创作,更是与传统工艺的深度对话,是青春创意和匠人经验的奇妙碰撞。感谢高陂陶瓷研究所师傅们的耐心指导,让队员们得以亲手触摸到陶瓷传承的脉络。这些作品,是这段创作经历的珍贵回忆,更是为瓷韵振兴添彩的小小注脚。
▲图为队员们亲手制作的陶瓷
五、师授匠心传薪火,青承瓷韵护根脉
陶瓷之行的珍贵收尾,是与高陂陶瓷研究所的领导以及师傅们的温暖同框!从惊叹瓷艺之美,到聆听传承故事,这段旅程,队员们触摸泥土温度,感知匠心重量。师傅们手把手教的专注,领导们分享传承使命的热忱,都成了心底最亮的光。“素坯绘梦·瓷韵振兴”,不只是口号,是亲历传统陶瓷焕新的见证,更是青年与匠心对话、共护文化根脉的开始。
▲图为“素坯绘梦·瓷韵振兴”志愿服务队成员和高陂陶瓷研究所所有领导师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