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茶染技艺薪火传 日照新韵映青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王箭 闫敬帆 张鳕 李富剑 王志朋 安玉青 王瞳瑶 郭雨萱 张锦恒 王银珍 阚宝舜 曹玉林 周晓琳 阅读:13 复制标题和网址

“无失山房” 的木柜里,整齐码放着各式茶染工具。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轻轻拉开抽屉,一股混合着樟木与茶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门。

最上层抽屉里,几根竹制染棒静静躺着。表面被摩挲得光滑发亮,一端还留着深浅不一的茶渍,像是被时光亲吻过的痕迹。其中一根的竹节处刻着模糊的花纹,仔细辨认,能看出是简化的茶树图案,想来是当年匠人特意留下的标记。

中层的铜制量勺边缘已经氧化发黑,勺柄上刻着的刻度却依然清晰。成员们拿起其中最小的一把,放在手心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分量,勺底残存的茶垢结成了薄薄的一层,指甲轻轻刮过,能看到下面露出的铜色光泽。

最下层的棉布样本册已经泛黄,纸页间夹着数十块不同时期的茶染布片。有的布料厚实,带着粗粝的纹理,茶染的颜色深沉稳重;有的则轻薄如纱,染出的花纹细腻精巧。册页上用铅笔标注的日期从几十年前延续到近年,像是一部浓缩的茶染色彩史。

柜子角落的陶瓮里,装着几捆捆扎用的棉线。线轴是用旧报纸卷成的,外面缠着的线有的已经褪色发脆,有的却还坚韧如新。解开一捆细看,线的末端打着复杂的结,想来是为了方便取用而特意留下的,透着老一辈人的细致。

实践团成员们用相机一一拍下这些老物件,镜头下,竹棒的纹理、铜勺的锈迹、布片的褶皱都被清晰定格。阳光透过木柜的缝隙照进来,在物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与茶渍的颜色相互映衬,仿佛在诉说着这些工具陪伴茶染技艺走过的漫长岁月。

离开前,成员们轻轻合上抽屉,木柜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在回应这份小心翼翼的珍视。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岁月痕迹,已然成为他们心中关于茶染传承最鲜活的注脚。

相关内容

茶染技艺薪火传 日照新韵映青衿

“无失山房”的木柜里,整齐码放着各式茶染工具。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轻轻拉开抽屉,一股混合着樟木与茶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

茶染布上的时光淬炼

“无失山房”的屋檐下,晾衣绳上挂满刚从染缸取出的布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忙着将布料浸入清水中,进行第一次漂洗。茶褐色的水顺着布角滴落,...

镜头下的茶染新声

“无失山房”的院坝里,三脚架支起的手机正对着染缸。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举着补光灯调试角度,要给朱春莲老师的茶染技艺拍段短视频。“朱老师,...

当茶染遇见青春创意

“无失山房”的染缸旁,一场传统与青春的对话正在上演。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正拿着马克笔在待染的白布上画着新潮图案,主理人朱春莲老师在一旁看...

茶染里的日照故事

“无失山房”的老茶缸里,茶汤正冒着热气。朱春莲老师给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的成员们倒上茶,话匣子也随着茶香打开了。“咱日照的茶染,和别处不一样。”朱...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