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青衿染忆”实践团:以青春之力焕活茶染非遗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曹玉林 李富剑 阅读:13 复制标题和网址

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为茶染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团队筹备阶段便展现出严谨态度。成员们泡在图书馆与数据库,从泛黄的古籍到最新的研究论文,梳理出茶染技艺从五代至今的发展脉络,手绘出核心工艺流程图,标注出关键参数。针对日照茶乡特色,设计出包含30个问题的调研问卷,线上覆盖周边五市网友,线下计划走访手工坊周边三个社区,力求全方位掌握茶染的社会认知度。

踏入“无失山房”,实践团被陈列的茶染作品震撼。货架上,茶染窗帘垂落如深潭静水,茶染笔记本封面的纹路似山峦起伏,茶染玩偶的衣料带着自然的肌理。成员们手持放大镜观察,记录下每件作品的色彩参数与纹样类型,形成详细的茶染作品档案。

茶染体验环节成为实践高潮。在朱春莲老师示范后,成员们围站在长桌旁,棉布在指间翻转折叠。有的模仿日照灯塔轮廓折出三角造型,有的借鉴海浪形态进行螺旋捆扎。当布料浸入茶汤,原本清晰的折痕逐渐被茶色晕染,取出晾晒时,阳光穿透布料,将独特的纹样投射在地面,如同时光在诉说故事。

访谈中,朱老师展示的老账本成为关键资料。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1998年用春茶染制婚庆布的配方2005年尝试与棉麻混纺布料结合的实验数据。成员们用手机逐页扫描存档,发现近十年茶染作品的色彩明度提升了15%,这与茶叶品种改良密切相关。

实践团还为手工坊带来了“数字礼包”:整理出的300条短视频脚本,涵盖茶染历史、工艺技巧、成品搭配等内容;设计的微信小程序原型,包含在线预约体验、定制茶染作品等功能;撰写的社交媒体推广方案,规划了每周三次的内容更新节奏。

离开时,实践团成员们将亲手制作的茶染手帕拼成日照地图形状,与朱老师约定秋收时节再来,用新茶进行染色实验。此次实践不仅形成了万字调研报告,更搭建起高校与非遗传承的合作桥梁,让青春力量真正融入茶染技艺的传承脉络。

相关内容

“青衿染忆”实践团:以青春之力焕活茶染非遗

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东港区“无失山房”,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为茶染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动能。团队筹备阶段便展现...

青衿染茶香:非遗茶染的青春新韵实践记

盛夏时节,曲阜师范大学“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日照市岚山区茶田深处的非遗工坊,一场别开生面的“茶染+”跨界实践活动在此展开。实践团成员不仅沉浸式体验传统茶染技艺,更...

日照茶染非遗调研:传统技艺赋能茶乡发展

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赴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当地茶染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

指尖晕染茶色,非遗技艺寻踪

2025年7月13日清晨,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队的成员们带着对传统技艺的好奇与期待,走进日照市“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这座隐于老街深处的院落,白墙黛瓦间透着...

蕊浮茶鼎沸,青矜韵悠长

2025年7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来到日照市“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通过参观手工坊...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