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染布的暑色》
蝉鸣裹着热浪钻进染坊时,朱春莲正将晒透的夏茶倒进陶缸。三个年轻人扛着捆细棉布跨进门槛,布角扫过青苔地,沾了些茶枝的碎末。"头道染得浸足六个时辰,"她用竹耙翻搅缸底的茶渣,碧褐色的茶汤里漂着"流量密码""短视频脚本"的碎话,"就像炒茶要守着锅温,急了就出不了那股子醇劲儿。"戴眼镜的男生突然指着缸沿,茶汁漫过的釉面结着晶,倒像晨露凝在茶芽上的光。
晒布绳的麻绳总在傍晚洇出茶渍。朱春莲捏着半干的茶染帕子摇头:"你们要在布心绣二维码?"穿背带裤的女生举着设计图笑:"扫开能看见染布的全过程。"晚风拂过挂满的茶染布,簌簌声里藏着她年轻时用的竹染架——那些磨得发亮的竹节,曾被老伴笑"比茶山里的老竹还经折腾"。
头回接电商单时总在忙乱里出岔子。有人晒出茶染裙洗后褪色的视频,弹幕刷满"不如工业染剂耐造";有人嫌图案太旧,留言堆着"该加些潮流元素"的提议。直到那场雷雨后的直播,镜头前的茶染桌布被雨水打湿,有个观众忽然发弹幕:"这气味跟外婆家的茶篾席一个样。"当晚三个年轻人蹲在井边搓洗染花的布,朱春莲坐在石磨旁调染液,瓦罐滋滋的冒泡声里,混进"转化率""客单价"的新词。
大暑那天,染坊的竹筐堆满新制的物件。浅褐的茶染枕套绣着茶果纹,茶染茶席的边缘拓着茶枝印,铺开时能望见布底隐着的溪流曲线。朱春莲摸着块拼缝茶染门帘乐:"这花样比我纳的茶袋巾巧。"挎帆布包的女生拿着订单冲进院:"朱奶奶,杭州订了三百个茶染杯垫!"针线穿过布面的沙沙声里,老人正用茶汁在标签角落画茶枝,那些歪歪扭扭的枝桠,藏着茶树长的模样。
分别时的老茶篷下,朱春莲往每个人包里塞了包茶染线头。"立秋前把这批茶染书衣发完,"她拍了拍男生的背包,"明年芒种,教你们用茶花瓣染淡粉。"车过石桥时,订单提示音不停,有买家发来照片:茶染桌旗铺在案头,翻书风掀起布边,那些新旧交错的纹路,正顺着物流线飘向更远的案几。
染坊的竹帘还卷着,风裹着茶染布带起微苦。那些浸过暑气的茶渍,正跟着送货三轮车的轨迹,在陌生的夏日里晕出别样的清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