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楷木纹理间的文化接力:非遗传承中的青春感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崔明哲 刘晓倩 阅读:1135 复制标题和网址

楷木纹理间的文化接力:非遗传承中的青春感悟

720日至2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依托“教育强国”百千万专项活动,在曲阜市第一中学、曲阜市青少年宫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探究并推广曲阜楷木雕刻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与传承现状,让古老的雕刻技艺在青春力量的参与下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颜德印老师在曲阜市青少年宫进行楷雕文化讲座。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紫露 供图

初见楷木,是在颜德印老师的讲座现场。当那截来自孔林的楷木原料传到手中时,指尖触到的不仅是细腻温润的纹理,更像是触到了一段沉睡的历史。颜老师说这木头要长够50年才能用,“看纹理、听声响”是选料的诀窍,那一刻突然明白,所谓“匠心”,首先是对自然的敬畏。他展示的二十余把刻刀在灯光下泛着幽光,宽刃劈刀的厚重与修光刀的纤细形成奇妙对比,仿佛是时光在金属上刻下的年轮。六道核心工序的讲解里,“转弯处要留余韵”这句口诀让我驻足良久——原来雕刻和做人一样,既要坚守原则的 “横平竖直”,也要懂得变通的 “留有余地”,这种藏在技艺里的哲学,正是儒家文化最生动的注脚。

在青少年宫的展厅里,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成为最动人的风景。长桌前,有人为了刻好一个简单的“诚”字反复描摹,刻刀在楷木上留下的每一道痕迹都带着青涩却执着的力量。记得有个女生因力道不稳把线条刻歪了,眼圈泛红却不肯放弃,雕刻艺人轻轻握住她的手腕说:“顺着木纹走,就像顺着道理做,自然就顺了。”这句朴实的话突然点醒了我:非遗传承从来不是机械的技艺复制,而是在手把手的传授中传递一种做事的道理、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当看到学生们捧着自己刻成的印章露出笑容时,我忽然懂得,这些略显粗糙的作品,其实是文化传承最鲜活的种子。

图为学生在曲阜市青少年宫体验印章篆刻过程。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健乐 供图

走进曲阜市第一中学的课堂时,我带着几分忐忑:这些习惯了短视频的年轻人,会对古老的楷雕感兴趣吗?但当孙宁晣展示传统摆件与现代文创的对比样本时,学生们眼中的光芒打消了我的疑虑。他们对“回纹”里的循环往复、“云纹”中的包容万象充满好奇,抢答问题时的踊跃让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有个男生在看到楷木雕成的钢笔时惊叹:“原来非遗也能这么潮!”这句话让我恍然大悟:不是年轻人疏远传统,而是我们尚未找到传统与现代对话的正确方式。当传统纹样变成文具上的装饰,当雕刻技艺融入日常用品,非遗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能触摸、能使用、能共鸣的生活伙伴。

社交平台的传播尝试更让我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无限可能。那些其他人记录体验瞬间的视频,在抖音上获得数万次播放,评论区里“想亲手试试”“求教程”的留言不断刷新。有位网友说:“第一次知道楷木雕刻,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美的文化。”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传播非遗不仅是展示技艺,更是唤醒人们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当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将楷木的清香、刻刀的韵律传递给素未谋面的陌生人时,我仿佛看到无数条文化传承的丝线在虚拟空间里交织,织成一张跨越地域的保护网。

实践结束后,看着“90%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活动对楷雕有了更深的认识,80% 的学生表示愿意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不是束之高阁的保护,而是要让它走进生活、贴近青少年。颜德印老师对技艺的坚守,学生们在体验中的专注,实践团成员为传播付出的努力,都在诉说着同一个道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这次实践让我明白,文化传承不需要豪言壮语,而藏在每一个具体的行动里。或许是耐心听完一位老匠人的故事,或许是认真完成一次笨拙的雕刻,或许是把看到的美好分享给身边的人。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愿意触摸楷木的纹理,愿意感受刻刀的温度,愿意成为这段历史的参与者,那些沉睡在木头里的文化密码,终将在时光的打磨下,绽放出跨越千年的光彩。

图为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成员活动结束后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紫露 供图

(通讯员 崔明哲

相关内容

楷木纹理间的文化接力:非遗传承中的青春感悟

楷木纹理间的文化接力:非遗传承中的青春感悟7月20日至2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依托“教育强国”百千万专项活动,在曲阜市第一中学、曲阜市青少年宫开展...

传承楷雕非遗魂,雕艺匠心绽芳华

传承楷雕非遗魂,雕艺匠心绽芳华大学生网报曲阜78月4日讯(通讯员黄欣茹)曲阜楷雕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是我...

曲阜学子传承非遗:楷木雕刻技艺在青少年中的新生

曲阜学子传承非遗:楷木雕刻技艺在青少年中的新生大学生网报济宁8月3日讯(通讯员崔明哲)为探究并推广曲阜楷雕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认知与传承现状,...

以刀为笔,楷木雕刻绘就非遗新画卷

以刀为笔,楷木雕刻绘就非遗新画卷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于2025年7月15日先后奔赴隆盛堂、御书房、曲阜市德圣楷木雕刻坊‌以及当地颇具特色的楷木集市开展了以中国非...

传承雕刻薪火,感悟文化力量

传承雕刻薪火,感悟文化力量2025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匠心承楷韵实践团深入曲阜,开展为期三天的楷木雕刻文化传播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让技艺走出橱窗,让文化...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