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楷雕非遗魂,雕艺匠心绽芳华
大学生网报曲阜78月4日讯(通讯员 黄欣茹)曲阜楷雕作为一项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艺术特色,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为更好地保护与传承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提升社会大众对其价值的认知,曲阜师范大学匠心承楷韵实践团组织召开了第三次实践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前期实践成果梳理、现存问题分析以及后续传承方案制定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为楷雕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曲阜楷雕文化面临着传承人老龄化、技艺传承断层、市场认知度低等诸多挑战。实践团秉持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积极投身于楷雕文化的传承与推广活动。

图为匠心承楷韵实践团成员体验楷雕技艺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紫露 供图
会议伊始:回顾全程,总结成果
会议伊始,队长引导实践团成员回顾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并总结取得的成果:
1.深化楷雕文化认知与实践创新:实践团成员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在曲阜楷雕工坊参与从选材到成品的完整制作流程,创新性地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技法相融合,开发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审美的文创作品,为楷雕技艺注入新活力。
2.夯实成员文化理解力:通过系统性的文化研习与技艺实践,团队成员深入掌握了楷雕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精髓。在持续的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中,成员们的文化理解力得到显著提升,不仅能够准确解读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更能将传统美学理念融入创作实践,为后续传承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3.拓宽楷雕展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展览、讲座、社交媒体推广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曲阜楷雕的艺术魅力。这些举措有效扩大了楷雕文化的传播范围,让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背景的群众都能近距离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技艺,显著提升了楷雕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图为楷雕作品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赵紫露 供图
会议之中:反思不足,寻求突破
在总结成果的同时,实践团成员也反思了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宣传深度与广度不足:虽然实践团在楷雕文化推广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叙事表达方面仍存在不足。下一步需要着重从三个维度深化工作:一是系统梳理楷雕技艺背后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二是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分众化传播体系;三是强化内容创作,以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展现楷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切实提升传播效果。
2.实践形式较为单一:当前实践活动的开展仍以静态展示和单向讲解为主要形式,缺乏更多元、互动性强的体验方式,在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方面尚有提升空间。未来可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一方面可增设互动体验区,让观众通过亲手参与简易雕刻工序、触摸不同材质原料等方式获得直观感受;另一方面可结合多媒体技术,通过三维展示、工艺流程图解等形式,多维度呈现楷雕的制作过程与艺术特色,使非遗展示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
3.校内外资源整合不够:实践团在整合校内艺术、历史等多学科资源以及校外企业、文化机构资源方面还有待加强,未来需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及校外企业、文化机构资源,构建更广泛的合作网络,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助力楷雕文化传承。
会议尾声:汇总心得,展望未来
会议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圆满结束。实践团成员一致认为,传承曲阜楷雕文化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守护,更是对儒家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曲阜楷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这一文化有助于让世界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展望未来,楷雕文化传承实践团将不断创新实践活动形式,拓宽传承渠道,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楷雕艺术的历史渊源、精湛工艺和深厚内涵,提高公众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为曲阜楷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