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青春“三下乡”|徐州医科大学“楚韵薪传”实践团:寻楚韵汉风,承文化薪火

来源:徐州医科大学 常晓乐;洪晓冉 阅读:1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挖掘徐州汉文化底蕴,引领青年学子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2025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楚韵薪传"实践团先后走进徐州市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开展"寻楚韵汉风,承文化薪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历史长廊  触摸两汉文明脉搏

在徐州市博物馆,实践团成员沿着历史的足迹,先后探访了“古彭千秋”“大汉气象”“天工汉玉”“金戈铁马”等展区,近距离观摩了汉代玉器、青铜器、陶俑等珍贵文物。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成员们深入了解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深刻感受到徐州作为两汉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历史厚重感。每一件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深刻感受到,这些历经沧桑的珍贵遗存,不仅承载着徐州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忆,更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对话石上史诗  解码汉代艺术密码

步入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实践团成员沉浸式体验了汉代石刻艺术的精妙绝伦。馆内珍藏了千余块汉画像石,有的展现车马仪仗的恢弘气势,有的记录宴饮乐舞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了汉代社会的精神风貌。"这些石刻就像是汉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实践团成员表示,"通过神话传说、日常生活等不同主题的展区,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直观感受汉代先民的生活智慧与艺术造诣。"

守护文化薪火  青春赋能文化传承

现场实践之余,实践团成员还围绕“徐州两汉文化传承现状及创新发展”主题对各地游客和场馆工作人员展开采访。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感慨道:"这些历经两千多年风雨的文化瑰宝,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也让我们对中华文明的延续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化遗产既是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当好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播者,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永葆生机。未来,“楚韵薪传”实践团将继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两汉文化宣讲等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徐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让更多人了解徐州两汉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内容

青春“三下乡”|徐州医科大学“心育童行”实践团:执笔绘心语,以爱筑童梦

曼陀罗绘画作为富有疗愈力量的艺术表达形式,能在色彩与图案的交织中搭建心灵对话的桥梁。近日,徐州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心育童行实践团走进馨园小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心...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