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笔墨传薪火--长安大学实践队在吕梁乡村课堂播撒文化微光

来源:长安大学 王思懿 杨佳阳 阅读:16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25日傍晚,山西吕梁前青塘学校的教室里墨香氤氲,长安大学赴当地支教队实践队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浸润传统文化的毛笔书法体验课。在夏夜的灯光下,乡村学子们执笔蘸墨,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韵味与传承的力量。

支教队成员讲解书法基础及握笔姿势 (杨佳阳摄)

课程伊始,队员以“生活中的书法”为切入点,展示春联、匾额等实物图片,从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引导大家发现书法艺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日常的文化印记。随后,队员逐一介绍毛笔“尖齐圆健”的特点、宣纸的吸墨特性与墨汁的使用技巧,重点示范“指实掌虚”的握笔姿势。队员俯身巡回,轻轻调整同学们的手指间距与手腕角度,手把手纠正僵硬的姿势,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规范的基础动作。

队员指导孩子们握笔并且演示中锋运笔(周泠佚摄)

核心教学环节中,队员聚焦中锋用笔技法,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一分笔、二分笔、三分笔”的运笔轨迹:笔尖轻触纸面形成纤细线条的是一分笔,笔锋半开写出匀称笔画的是二分笔,笔锋全开呈现浑厚效果的是三分笔。同学们提笔练习时,队员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运笔状态,对角度偏差的同学用红笔划出正确方向,对力度不当的则轻扶手腕示范发力技巧,帮助大家体会笔尖在纸上游走的细腻变化。

孩子们认真练习学习书法(杨佳阳摄)

当同学们渐入佳境,队员又演示藏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的运笔规律,边示范边讲解其中蕴含的“蓄力”智慧。练习间隙,队员穿插讲述“书同文、车同轨”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了解汉字统一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课程尾声,队员带领大家练习例字“車”,在投影上放大字形结构,标注横画间距与竖画挺直的要点,对笔画倾斜的同学及时用辅助线引导,让大家在实践中感受汉字的对称美感。

下课铃响时,每张练习纸上都留下了或稚嫩或工整的字迹。这堂书法课通过细致示范与精准指导,让乡村学子在笔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而队员们的耐心引导,也让文化传承的微光在乡村课堂里静静流淌。

相关内容

长安大学社会实践队开展趣味折纸课堂,点亮吕梁学子艺术梦

7月23日,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创意折纸课。此次活动旨在丰富乡村学子的课余...

笔墨传薪火--长安大学实践队在吕梁乡村课堂播撒文化微光

7月25日傍晚,山西吕梁前青塘学校的教室里墨香氤氲,长安大学赴当地支教队实践队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浸润传统文化的毛笔书法体验课。在夏夜的灯光下,乡村学子们执笔蘸墨,...

音符在山野间发芽:长大学子为吕梁乡村儿童开启音乐之门

7月22日,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成功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琴音润心田”主题器乐课。实践队员们用生动的讲解...

长安大学学子吕梁播撒“双碳”火种:一堂乡村支教课里的“阳光魔法”与国家未来

盛夏的吕梁山区,阳光炽烈。长安大学“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安业乡前青塘村,将一堂别开生面的“用阳光‘发电’的魔法板”科普实践课带...

“铅笔漫游,形趣新生”——长安大学素描课点亮乡村孩子美育自信

7月12日,长安大学赴山西吕梁“渭水启航,绘梦青塘”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开展“铅笔漫游,形趣新生”美育课程。本次活动以素描艺术为载体,为乡村孩子...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