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漫暑天》
竹架上的茶饼在暑气里泛着油光时,朱春莲正用竹耙翻动着晒场上的茶末。三个年轻人扛着纸箱推开木栅,胶带撕裂的刺啦声中,裹着艾草与茶梗的味道。"暑天制茶得趁早晚凉,"她往竹匾里铺层新采的茶叶,指尖翻动的清香间,飘进"直播带货""电商平台"的争执,"就像腌菜得按节气来,错了时辰要坏。"戴眼镜的女生突然指着箱侧,茶绿色的印记晕成云团,倒恰似午后骤雨扫过茶林的纹路。
竹制茶筛总在午后晒得发烫。朱春莲捏着刚烘好的茶粉团摇头:"你们要往茶饼里嵌桂花?"穿工装裤的男生举着样品笑:"泡开时像撒了金箔。"蝉鸣掠过堆成小山的茶包,嗡嗡声里藏着她早年用茶枝编的箩筐——那些歪歪扭扭的编纹,曾被老伴打趣"装豆子比漏勺还费粮"。
初开直播间时总在手忙脚乱里出错。有人晒出茶包泡出碎渣的图片,弹幕里刷满"不如机器压制的规整";有人嫌味道太淡,留言区堆着"该加香精"的提议。直到那场暴雨后的市集,摊位摆着的茶枕被雨水打湿,有个阿姨忽然说:"这气息像小时候在茶树下捡的落叶。"当晚三个年轻人蹲在屋檐下分拣碎茶,朱春莲坐在竹凳上炒茶籽,铁锅翻炒的滋滋声里,掺进"转化率""粉丝画像"的术语。
大暑那天,茶坊的竹架摆满新制的物件。茶青色的茶罐系着蓝布条,茶味香包的边角绣着茶芽,打开时露出内里印着的茶山图景。朱春莲捻着块拼布茶垫乐:"这花色比我纳鞋底的巧。"穿运动鞋的男生攥着订单冲进院:"朱奶奶,杭州订了三百盒茶味香膏!"封装机运作的哒哒声里,老人正用茶油在包装纸角落做记号,那些断断续续的线条,藏着茶园的起伏。
离别时的老槐树下,朱春莲往每个人背包里塞了袋炒茶籽。"立秋前把这批冷泡茶发完,"她拍了拍男生的帆布包,"明年春分,教你们用茶壳做花肥。"车过石桥时,消息提示音不断,有客户发来照片:茶味香包挂在办公室的绿植上,空调风吹动布面,那些新旧交织的针脚,正顺着网线飘向更远的窗台。
茶坊的木门还敞着,风掠过茶堆送来清爽。那些浸过暑热的茶香,正跟着快递车的辙痕,在陌生的夏日里漫出别样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