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来源:河南城建学院 张贺植 阅读:12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一项好的政策,若不能被准确理解和执行,其价值便会在传递中层层衰减。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萤火助学”资助政策宣讲实践团,于2025年6月23日走进良西庄村,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以行动破解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国家的关怀如萤火之光,穿透信息壁垒,照亮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往往藏在信息不对称的褶皱里。村里的老人看不清政策文件上的专业术语,务工返乡的家长没时间研究繁琐的申请流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助学渠道一知半解——这些现实困境,让不少家庭与利好政策擦肩而过。为打通这道关隘,实践团做足了“绣花功夫”。他们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奖助学金的评定标准、勤工助学的岗位类型等核心信息,提炼成“一看就懂”的短句,配上卡通插图和流程图,印制成手掌大小的宣传手册。手册上还特意标注了县教育局的咨询电话和学校的线上申请入口,用红笔圈出“贫困证明需要哪些材料”“贷款利息如何计算”等高频问题,让政策信息从“文件语言”变成“家常话”。

在宣讲形式上,实践团坚持“集中讲解+入户滴灌”的双轨模式。村头的文化广场上,队员们拉起“助学政策进万家”的横幅,用情景剧演绎“贷款申请全流程”,用本地案例说明“助学金如何改变学生命运”。村民们搬着小马扎围坐一圈,有问必答的互动让严肃的政策宣讲变成了热闹的“政策赶大集”。而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忙于农务的家庭,队员们则带着手册上门走访。在一户贫困户家中,队员发现家中的孩子因担心学费放弃填报本科志愿,便坐在炕沿上一笔一划算清“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勤工俭学”的组合账,算出“上学不仅不花钱,还能攒下生活费”的明白账;在另一户单亲家庭里,队员看到家长对着申请表犯愁,便拿出手机现场演示线上填报步骤,帮着拍下身份证和贫困证明存档。

走访中,“不知道”“不敢试”是队员们听到最多的话。许多家长以为勤工助学是“体力活”,会影响学习,队员们便举例说明学校的图书馆管理员、实验室助理等岗位既能锻炼能力又不耽误课业;有些家庭担心贷款会“拖累孩子”,队员们就详解“毕业前免息”“还款期限长达20年”等政策细节。

夕阳西下时,队员们的草帽上还沾着泥土,笔记本里记满了村民的诉求。那些被圈点的手册、被标记的申请步骤、被解答的疑惑,正在悄悄改变着村庄的未来。正如一位老人握着队员的手说:“你们来了,咱才敢想‘让娃读大学’的事。”这场跨越“最后一公里”的接力,让政策不再是纸上的文字,而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在良西庄村的田埂上生根发芽,终将结出改变命运的果实。

相关内容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一项好的政策,若不能被准确理解和执行,其价值便会在传递中层层衰减。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萤火助学”资助政策宣讲实践团,于2025年6月23日走进良西庄村,用脚...

河小青”走进赵庄小学,黄河文化润童心

2025年6月23日,夏日暖阳洒满辛集乡赵庄小学的校园,一场旨在传承黄河文化、播撒环保种子的主题活动在这里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

“河小青”进校园:赵庄小学一堂“鲜活”的黄河文化课

6月23日,辛集乡赵庄小学的教室里书声与欢笑交织,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鲜活生动的黄河...

“河小青”进校园:赵庄小学一堂“鲜活”的黄河文化课

6月23日,辛集乡赵庄小学的教室里书声与欢笑交织,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鲜活生动的黄河...

萤火照乡路:河南城建学院实践团播撒助学暖阳

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萤火助学”资助政策宣讲实践团的脚步,在这个盛夏深深印刻在乡村的土地上。随着2025年高考录取工作的有序推进,他们带着国家资助政策的温...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