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3日,夏日暖阳洒满辛集乡赵庄小学的校园,一场旨在传承黄河文化、播撒环保种子的主题活动在这里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小青——碧浪护河青,金堤守黄魂”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并执行,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黄河文化教育课。
活动伊始,宣讲课以多媒体形式拉开序幕。服务队成员借助精心制作的PPT,向孩子们全方位展示了黄河的壮丽流域图。屏幕上,从青藏高原的源头一路奔腾入海,黄河如一条巨龙,跨越九省区,滋养了广袤的土地。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了黄河流经区域的地理风貌,从上游的雄奇险峻到中游的千沟万壑,再到下游的广阔冲积平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黄河之畔。
在讲述黄河文化时,讲解融入了描绘黄河的经典诗词,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慷慨激昂的诗句生动再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不屈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紧接着,讲解转向黄河的生态画卷,生动描绘了黄河沿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让孩子们了解到母亲河不仅是文明的摇篮,更是万千生命的共同家园。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黄河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将爱护水资源、守护母亲河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课堂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孩子们踊跃提问,积极抢答,展现出对黄河文化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果说理论宣讲是知识的启迪,那么实践环节则是文化的沉浸。本次活动的重点正是将抽象的文化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动手体验。在“水质净化小实验”环节,志愿者们现场演示了从浑浊到清澈的净化过程,直观地展示了水污染的危害与净化的不易,进一步强化了孩子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随后的手工制作环节,则将孩子们的思绪带回了遥远的古代。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利用彩色的牛皮纸,亲手制作仿古陶罐。从剪裁、粘贴到塑形,每一个步骤都考验着孩子们的耐心与创造力。当一个个古朴稚嫩的陶罐作品完成时,孩子们不仅体验了动手的乐趣,更通过触摸这种古老的彩陶文化,亲身感受到了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先民的智慧。
此次“河小青”进校园活动,以寓教于乐的崭新模式,成功地将黄河文化的魅力传递给了赵庄小学的孩子们。它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保护母亲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有力地推动了黄河文化在乡村校园的传承与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注入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