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三下乡·沩山茶韵:化工学子邂逅潇湘非遗脉络》

来源:湘潭大学 谭莎 符奕婷 胡晓琴 阅读:3 复制标题和网址

   “俎豆再今留正脉,千秋沩水任潺潺”。630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深入沩山茶乡,分组在沩水源村和沩山茶叶公司两地开展调研与访谈工作,全方位探寻沩山毛尖的历史文脉与产业现状。

其中5名团队成员在沩水源村与总支委员方欧及驻村工作队员蒋德军进行了会谈。据书记介绍,沩山毛尖自唐代起便是皇室贡茶,并于2016年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书记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进入茶园,实地观察了“两叶一尖”的标准茶青形态。蒋书记指出,清明至谷雨时节采摘的“头道茶”香嫩清醇,品质最佳。方书记强调,传承千年的枫树球烟熏工艺赋予茶叶独特风味,使其口感清新又不失醇厚。在制茶厂中,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从采摘时节到独特工艺的各个环节,全面体会了当地茶人对沩山毛尖品质的精心雕琢。

另外4名队员走入了沩山茶业公司,在参观企业时发现,该公司以"小而精"的理念守护非遗制茶技艺,深植潇湘茶史文脉,将千年古法揉捻、烟熏精髓与现代清洁化生产线创新融合。在访谈中,企业负责人黄稳向调研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传统手作魂”与“科技精准控”的共生体系,并邀请团队品尝了经典的沩山毛尖。在企业茶园中,调研团队成员细致地审视了茶叶的形态及茶园的布局,并向负责人黄稳深入了解了茶园的发展状况。团队成员了解到在高校技术支持下的创新茶品与茶旅融合项目,既延续沩山禅茶一脉的文人雅趣,又以产业创新激活乡村振兴“绿色引擎”,让沩山乡的每片茶芽都成为文脉传承的鲜活注脚。

在深入交流中,黄稳指出,当前沩山茶叶发展仍面临传承与创新的双重挑战。他们支持大学生团队通过实地品鉴、购买茶叶等实际行动支持茶产业发展,并呼吁更多年轻人加入茶文化传播行列,共同守护这份穿越千年的非遗技艺。此次调研不仅让化工学子们亲身感受了一片茶叶从茶园里到茶杯中的全产业链,更通过与企业、乡村的深度互动,为传统茶文化注入了青春力量。

相关内容

《三下乡·沩山茶韵:化工学子邂逅潇湘非遗脉络》

“俎豆再今留正脉,千秋沩水任潺潺”。6月30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深入沩山茶乡,分组在沩水源村和沩山茶叶公司两地开展调研与访谈工作,全方位探寻...

湘大化工寻踪草冲 花猪文脉古韵新彰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吴佳洁、符奕婷、班慧、胡晓琴7月1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市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政府人员带领下深入宁乡市流沙河镇草冲村,探访中...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走进沙田包子非遗体验馆》

“发酵面食是有生命力的”,沙田包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吴达求说。为沉浸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2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进沙田包子非遗技术...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揭秘沙田包子千年非遗传承密码》

“沙田包子,形似福袋,皎若白雪,内藏乾坤”。作为声名远扬的非遗瑰宝,沙田包子缘何能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6月2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