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走进沙田包子非遗体验馆》

来源:湘潭大学 谭莎 胡晓琴 阅读:1705 复制标题和网址

 “发酵面食是有生命力的”,沙田包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吴达求说。为沉浸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2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进沙田包子非遗技术体验馆,参与传统面点制作技艺学习活动。

团队成员在三位师傅的专业指导下,学习了沙田包子制作工艺。作为面点制作的基础工序,搓条要求操作者凭借精准的手势控制与力度把握,使面团条体均匀成型。初次尝试时,部分成员因手法生疏,制作的面团出现中间粗两端细等情况。经过师傅的示范讲解,团队成员认识到,唯有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方能达到理想效果。

   分剂工序作为面团处理与成型的关键环节,其技术难点在于左右手协同发力方向与力度的控制。面对初期难以掌握技术要领的实践团成员,非遗师傅们通过"一对一"指导结合动态演示的方式,逐步解析分剂技巧。随着操作熟练度提升,团队成员成功将条状面团分成大小相同的剂子。

在擀面阶段,擀面工序对操作者的手法协调性提出更高要求。根据沙田包子"中间厚、边缘薄"的工艺标准,成员需在压圆面团后,通过擀面杖完成面皮延展。实践过程中,部分成员制作的面皮呈现不规则形态,凸显了非遗工艺的专业性与复杂性。

   包制环节作为沙田包子制作的核心工艺,师傅们系统传授了18褶法、荷叶法、四眼法三种传统技法。通过分解动作演示、关键点解说与纠错指导,实践团成员经过多次练习,逐步简单掌握不同技法的操作要领,最终做出了沙田包子成品。

做好吃健康时尚的包子”,这句简洁有力的口号,凝结着沙田包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吴达求先生的匠心追求。多年来,吴达求先生以创新思维和精湛技艺深耕传统面点领域,持续为"中国面点师之乡"的金字招牌注入新内涵。正是这种匠人之心,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中蓬勃发展。

相关内容

湘大学子三下乡:解码宁乡非遗 焕活潇湘文脉

茶香袅袅唤醒千年传承密码,近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市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的10名师生以寻味沩山,解码遗产,传香未来为指针,穿行于宁乡山水之间,以现代视角记录和解...

湘大化工学子“三下乡”,带娃玩出文化新花样!

6月29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进沙田乡叔衡纪念广场,开展主题文化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为当地儿童带来知识与欢乐,助力文化传承与青...

《三下乡·沩山茶韵:化工学子邂逅潇湘非遗脉络》

“俎豆再今留正脉,千秋沩水任潺潺”。6月30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深入沩山茶乡,分组在沩水源村和沩山茶叶公司两地开展调研与访谈工作,全方位探寻...

湘大化工寻踪草冲 花猪文脉古韵新彰

指导老师:夏妮,化工学院通讯员:吴佳洁、符奕婷、班慧、胡晓琴7月1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市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团”在政府人员带领下深入宁乡市流沙河镇草冲村,探访中...

《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三下乡”:走进沙田包子非遗体验馆》

“发酵面食是有生命力的”,沙田包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吴达求说。为沉浸式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6月28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宁乡西部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走进沙田包子非遗技术...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