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重要方向。为响应这一时代号召,助力古镇生态保护实践,践行青春使命,7月上旬,巢湖学院经法学院“数泽三河,法筑青屏”实践专项团走进合肥市三河古镇,开展生态环保普法实践活动,以实地调研助力古镇生态保护与发展融合。
问卷调研,倾听民意
三河古镇,兼具历史韵味与生态价值,是皖中生态保护与文旅发展协同推进的典型样本。为全面掌握三河古镇生态环保发展现状与群众需求,实践团创新采用“定点+走访”双线并行的问卷调查模式,通过在古镇人流密集区设立展台,分组走访商户与游客等方式,重点围绕公众环保法律认知、古镇生态现状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改进意见和建议等内容进行问卷调研。
活动中,团队成员耐心细致地向参与调查的群众解释问卷内容,引导他们认真填写,不少群众主动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关三河古镇生态方面问题,也向团队成员提出自己对古镇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期望。通过走访商户与游客,实践团进一步扩大问卷调查的覆盖面。与商户的交流中,团队成员进一步了解商户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环保问题,如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并向他们普及相关环保法律知识和政策,倡导其共同维护古镇的生态环境。对于游客,团队成员向他们询问对三河古镇生态环境的切身看法,引导他们对古镇生态环保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呼吁游客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政府及时解决问题。
问卷不仅是数据收集,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生态对话。此次问卷调查,为后续深入开展普法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方向指引,让问卷上的“民意温度”转化为古镇生态保护的“政策力度”,成为三河古镇在文旅融合中守护绿水青山的“解题思路”。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三河古镇居民讲解生态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调研问卷。 姚玉娴供图
深度访谈,案例剖析
为深入了解古镇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治实践与工作成效,实践团队走访当地司法所,韩所长热情接待实践团,围绕古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团队成员展开交流。
通过采访,韩所长向团队成员详细介绍司法所近年来在生态环保法治宣传、生态问题解决、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他提到,为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法律意识,司法所定期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普法讲座、法律咨询这一类活动,向古镇居民普及《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相关法律法规。在生态问题解决方面,司法所设立环境保护办公室、综合治理中心,专门解决古镇生态环保问题,有效维护三河古镇生态状况。此外,韩所长以治理小南河的为例,详细介绍当地政府部门协依托河长制,实施雨污分流、河道清淤等工程,最终成功改善小南河水质,使之成为古镇旅游亮点的典型案例,也为生态环保治理提供宝贵经验与借鉴。
采访结束后,韩所长对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的生态环保普法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未来能与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三河古镇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与韩所长的对话,团队成员对基层司法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充分说明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与韩所长交流学习三河镇环保法治实践举措。 牛雨婷供图
社区普法,精准宣教
为进一步扩大生态环保普法的受众群体,尤其是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实践团队走进三河古镇社区,为老年人开展一场生态环保普法活动。
考虑到老年人对知识接受的特点,团队成员通过具体案例讲解、图文展示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老年人详细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生态环保法律知识,如正确倾倒生活垃圾、保护古镇古建筑、排放污水等。同时,成员们结合三河古镇的生态环境特色,讲述保护古镇生态环境对传承历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老年人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去。
在互动环节中,老年人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与看法,团队成员一一解答。一位大爷表示:“以前只知道要爱护环境,但具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不太清楚,听了你们的讲解,我明白了很多,以后一定会更加注意,也会告诉身边人一起保护环境。”本次社区普法活动不仅提高老年人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拉近实践团队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获得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图为实践团成员向当地居民普及环境保护法。 牛雨婷供图
普法护航生态美,青春助力古镇兴。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在三河古镇开展的生态环保普法活动,通过设立展台进行问卷调查、采访司法所所长、深入社区普法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生态环保法律知识,有效提高三河古镇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出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浓厚氛围。未来,巢湖学院将继续发挥高校优势,组织更多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在肥西县三河镇人民政府前合影留恋。 牛雨婷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