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了解农业兴国战略下基层农业的发展现状,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北省邯郸市,围绕农资投入、农机应用与种植结构调整等话题,开展以“绿色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的实地调研。
一、永年县探访:农业局与田间农资店联动,感知农业现代化进程
7月30日上午,"净碳护水·绿动未来"调研科普实践团踏入邯郸市永年县,开启了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之旅。首站,实践团队来到永年县农业农村局。在这里,工作人员为实践团队讲述了永年县农业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以及主要农作物生长周期等基础信息,同时回应了实践团队结合“净碳护水”主题提出的关于当地农民在节水、减污、降碳方面的意识与实际情况的重点询问。实践团队认真聆听,对永年县农业的种植结构、产业布局有了初步了解。
(团队成员与永年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交流)
离开农业农村局,实践团队走进当地的农资店。在格绿丰农资店,店主介绍了化肥、农药的销售种类、价格及农户购买偏好,提到随着农户科学种田意识提升,新型生物有机肥因能改良土壤、减少污染更受青睐。同学们还了解到农机使用情况、普及程度及农户对更新换代的需求,如今从播种到收割机械化设备已一应俱全。
(团队成员向农资店店主了解化肥、农药的购买情况)
此次调研中,实践团队还知晓了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永年县农户在节水减污降碳方面的意识与行动。在与农户的交流中得知,不少农户已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减少了肥料流失。一些农户还尝试将农作物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减少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合理规划,也让土地得到了更科学的利用。农户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
二、磁县调研--田间地头与农资店双线发力,摸清农业环保现状
8月1日上午,在磁县农业农村局成员王俊平的带领下,实践团队首先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种植大户面对面交流。团队详细询问种植结构,包括农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及轮作情况;深入了解化肥农药施用细节,如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施肥量、方式,以及农药的种类选择、使用频率和剂量;同时关注农机使用类型、作业效率,灌溉水源、方式及用水成本等内容。交流中,重点围绕农户在节水、减污、降碳方面的认知、做法及困惑展开探讨,记录环保经验与现实难题。
(团队成员与种植大户交流)
结束田间调研后,王俊平带领团队走访当地两家代表性农资店。成员与店主细致沟通,了解化肥的种类、品牌、价格及农户采购偏好,掌握实际使用量和效果反馈;同时询问各类农药的适用作物、防治对象、毒性等级、持效期等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和环境影响。通过交流,实践团队进一步印证田间信息,补充化肥农药使用的详细数据,为分析农业环保现状收集了丰富一手资料。
(农资店店主向团队成员介绍农药功效)
三、实践总结--触摸农业发展脉搏,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蓄力
此次磁县与永年县之行,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交流,近距离接触农业生产一线。在永年县,学子们触摸到农业发展真实脉搏,收获丰富实践知识;在磁县,团队获取了基层农业环保现状的宝贵数据,直观认识到农户实际需求与农业绿色发展难点。
团队表示,将对调研信息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结合专业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未来能将所学应用于农业发展,为磁县、永年县乃至更广泛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