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成果、切身感受发展成就,8月23日,武汉科技大学“淬火青春”社会实践团赴大冶市保安镇,对该地独特较为少见的的“火山弹”地质遗迹开展实地调研。
“2017年,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在保安镇发现了罕见的“火山弹”地质遗迹。后面,越来越多的院士和教授专家来到我们这里考察、调研。”盘茶村村支书明安池向实践团介绍“火山弹”的形成过程、发现经过和可能价值。他介绍道,“火山弹”是火山作用的固体喷发物的一种,这批形成于距今约1.2亿年的早白垩世酸性熔岩中,不仅对于地质研究有很大意义,同时兼具极高的观赏与收藏价值。
实践团跟随明安池前往“火山弹”地质遗址发现地实地考察。沿着山沟峭壁,明安池向实践团展示了“火山弹”实物,他说:“火山喷发时,熔岩被抛到空中,在快速旋转飞行过程中迅速冷却形成‘火山弹’,因此,它们多呈现椭圆形。”明安池表示,保安镇的“火山弹”地质遗迹的规模、数量、特征,在国内均具有稀有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未来可能打造黄石和湖北地区前所未有的全新火山地质旅游主题,开展如“寻找火山弹”的地学科普研学旅行活动,成为一处全新的地质旅游景点。
村干部柯云沐带领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盘茶村文化长廊,展示当地自然风光与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火山弹含丰富硅质矿物质,有重要研究价值,火山灰也为桃树培育提供了适宜土壤。”柯云沐表示,在大冶市的支持下,基层干部积极探索适于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积极依托当地地质资源开展“火山弹”遗址旅游探索、“狗血桃”种植等,走出一条独属于保安镇的乡村振兴之路。
“淬火青春”实践团成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实践描绘乡村振兴伟大画卷。实践团成员郭萌萌说:“‘火山弹’作为罕见的地质资源,保安镇利用独特优势,打造地质+文旅特色产业,乡村经济迸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