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缸里的春秋》
晨露还凝在茶树叶尖时,朱春莲已掀开染坊的棉布门帘。三个年轻人蹲在门槛边数茶梗,指尖沾着隔夜的茶渍,像洇在白纸上的淡墨。"这些够染三条围巾不?"戴眼镜的男生举着竹篓晃了晃,竹篾碰撞的脆响里,混进几声手机拍照的咔嚓声。
染坊的土灶上,铁锅正咕嘟着茶汤。朱春莲用长柄木勺撇去浮沫,褐色液体在晨光里泛着琥珀光:"去年暴雨冲垮茶林,就靠这些落枝续了染缸的命。"她手腕翻转间,竹筛里的茶粉簌簌落入水中,"你们学的那些直播带货,能让这些碎枝子活过来不?"
最初的直播总在慌乱中收场。有人举着手机撞翻晾布架,蓝印花布裹着镜头滚成一团;有人讲解时把茶染说成扎染,弹幕里飘起一串"搞错啦"的表情包。直到第五场直播,镜头怼着染缸拍茶汤晕染的瞬间,有人在评论区刷:"这颜色像我爷爷茶缸里的沉淀。"那天晚上,三个年轻人围着手机复盘,朱春莲蹲在旁边剥茶籽,壳子裂开的脆响里,混进几句"流量""转化率"的新词。
秋分那天,染坊的梁上挂满学生设计的茶染文创。茶褐色的帆布袋印着二维码,围巾的流苏缀着茶籽串成的吊坠。朱春莲捏着条印着卡通茶农的手帕笑:"这小老太太画得比我精神。"男生举着手机跑过来:"朱奶奶,有人订了二十条围巾!"镜头里,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正抚过染布,那些深浅不一的纹路里,藏着茶林的四季。
离别的汽笛声里,朱春莲往每个人包里塞了包茶籽。"明年春上种在学校里,"她拍着女生的手背,"等你们毕业,就能采新叶染布了。"车开过茶山时,手机屏幕亮着新消息,有人发来茶染课程的选课链接,评论区里,"传统文化"四个字后面,跟着一串冒热气的茶杯表情。
染缸里的茶汤还在轻轻晃,像揉碎了一整个秋天的阳光。那些浸过草木香的时光,正顺着网线,流进更多年轻的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