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美育志愿服务团走进永富村: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用文化点亮乡土生活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黄培芳 徐朗 黄愉恬 阅读:2 复制标题和网址

7月18日至19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桂林永富村,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为期两天的美育实践活动。团队不仅为村民和儿童带来诗朗诵与创新啦啦操课程,还结合当地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及非遗元素策划文艺汇演,以艺术为纽带激活乡土文化活力,为永富村“振兴示范”建设注入文艺动能。   

美育课堂进乡村:在孩子心中播下艺术种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注意语气要像看到远方的山和河一样舒展!”在永富村村民活动中心,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练习诗朗诵。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团队设计了“趣味发音”“情感表达”等分层教学环节,通过“诗句接龙”“情景表演”等游戏,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感受语言韵律之美。二年级的小朋友王玉欣举着刚学会的朗诵卡片,兴奋地说:“原来朗诵可以像唱歌一样好听!”

另一边的文化广场上,创新啦啦操课程同样热闹。志愿者将传统农耕动作融入设计,“插秧”“收割”等充满乡土气息的动作,让孩子们在蹦跳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想起爷爷种地的样子,很有趣!”10岁的孩子边跳边说。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自发组成小队伍,要给村里的爷爷奶奶表演新学的动作。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练习诗朗诵(张若愚供图)

挖掘本土文化:让红色与乡土元素融入艺术

“永富村的古驿道曾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农耕展馆里的老水车见证了几代人的生活……” 走访当地景点时,团队成员认真记录着永富村的文化故事。志愿者们表示,此次活动不只是 “送艺术”,更要 “挖文化”——他们计划将灌阳红色故事改编成朗诵稿,把非遗“竹编”的纹路灵感融入舞蹈编排,让艺术作品扎根乡土。

7月19日,一场融合本土元素的文艺汇演在永富村村委拉开帷幕。永富村小朋友们朗诵的《在山的那边》,字里行间是对家乡的热爱;志愿者王桃慧表演的舞蹈《洛春赋》,以肢体语言再现春日意境;永富村妇女们自发加入的广场舞《洗衣歌》,更是引发全场共鸣。“没想到我们平时的生活能编成节目,这样的表演看着亲切!”村民周阿姨拿着手机记录,要发给在外打工的女儿。

汇演中,既有街舞小队活力四射的《街舞梦》、张若愚悠扬的钢琴演奏《菊次郎的夏天》,也有周发有演唱的《苹果香》、罗黎明独唱的《五百年沧海桑田》。童声合唱《虫儿飞》响起时,孩子们清澈的声音让全场安静;民族舞小队带来的《广西尼的呀》,用灵动舞姿展现壮乡风情,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李鑫书记演唱的《绝口不提爱你》,则让乡亲们看到了村干部接地气的一面。

图为文艺汇演现场表演者合照(李雄越供图)

艺术赋能振兴:让乡土文化焕发新活力

此次活动恰逢永富村新建文化广场、农耕展馆完工。志愿者们与村干部约定,后续将通过线上指导,帮助村民组建文艺队伍,让广场成为常态文化阵地;同时计划结合展馆展品,创作系列农耕主题艺术作品,让游客在参观时感受“有故事的乡愁”。

“美育不是简单教技能,而是用艺术唤醒对家乡的热爱。”团队负责人徐朗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永富村需求,通过“线上课程+定期实践”的方式,让艺术之花长久绽放在乡土大地。

离开时,孩子们追着志愿者的车挥手,手里挥舞着自己创作的诗画作品。这些稚嫩的笔迹和笑脸,正是艺术与乡土碰撞出的最美火花——而这样的火花,终将照亮乡村振兴的道路。

相关内容

“艺路花开”志愿服务团走进雄村小学:以艺术为翼,为童心筑梦

7月20日至23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大圩镇雄村小学,开展为期4天的“美育浸润+安全守护”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艺术课程、安全科普、...

美育志愿服务团走进永富村: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用文化点亮乡土生活

7月18日至19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志愿服务团队走进桂林永富村,在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为期两天的美育实践活动。团队不仅为村民和儿...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