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爱童行” 实践队在浠水县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华桂校区)开展音乐支教活动,用歌声为乡村孩子搭建起艺术启蒙的桥梁,助力他们在旋律中释放天性、收获成长。
活动筹备期间,实践队员邹早结合乡村学生的艺术认知特点,精心设计了适合他们的音乐课程内容。从挑选《歌唱祖国》等兼具感染力与易学性的歌曲,到规划逐句教唱、分组合唱、个人展示等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再到准备节奏打拍、旋律模唱等辅助练习方式,为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做足了准备。
课堂上,队员们先以简单的节奏小游戏活跃气氛,消除孩子们的拘谨。随后,邹早带领学生们开始学唱歌曲。起初,面对三十多个几乎无人能完整哼出旋律的孩子,她耐心地逐句领唱,细致纠正音准与节奏。当发现扎羊角辫的女孩音准出色却不敢大声唱时,邹早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单独陪伴练习、鼓励其小声跟唱再逐渐放大音量的方式,慢慢引导她克服胆怯。随着课程推进,孩子们从僵硬跟唱到逐渐投入,课堂上的歌声越来越洪亮,笑容也越来越灿烂。
此次音乐支教活动,不仅让乡村孩子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帮助他们打破了无形的束缚,更以实践行动探索了艺术教育融入乡村支教的路径,为校地协同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