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3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志愿服务团队走进大圩镇雄村小学,开展为期4天的“美育浸润+安全守护”实践活动。团队通过艺术课程、安全科普、文化体验等多元形式,为孩子们搭建起成长舞台,更以课程汇演为契机,让艺术之美与青春力量在校园里绽放。
课程浸润:艺术与成长同行
“跟着节奏抬手 —— 想象自己是瑶山深处的小鸟,舒展翅膀!”7月21日的舞蹈教室里,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练习民族舞《瑶山情》。团队结合孩子的兴趣特点,设计了 “舞动青春”“朗朗之声”“音乐之声”“创意手工” 四大艺术模块,每天分时段开展特色课程:街舞《精舞门》让孩子们在动感节奏中释放活力,朗诵《在山的那边》引导他们用声音表达想象,合唱《虫儿飞》则以童声汇聚温暖 ——“原来唱歌时,身边同学的声音像星星一样亮!” 三年级小朋友在课后分享道。
除了艺术课程,团队将安全与成长教育融入日常。防溺水科普课上,志愿者用动画演示危险场景和自救方法;“070零欺凌”教育课通过场景模拟,教会孩子们辨别欺凌、勇敢说“不”;民族团结课上,孩子们在绘制民族服饰贴画时,听志愿者简述民族互助的故事。“既能学跳舞,还能知道遇到危险怎么办,这四天过的好快!”即将升入五年级的小朋友说。
用心筹备: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为了让课程覆盖更多孩子,团队采用“兴趣选择+全员参与”的模式:上午按兴趣分组学习艺术技能,下午开展集体安全课。手工课上,志愿者提前准备好彩纸、胶水,手把手教孩子们做“会开花的贺卡”;舞蹈课上,特意改编动作适配不同体能的孩子,确保没人掉队。
随着课程推进,汇演筹备逐渐进入尾声。志愿者们利用休息时间布置舞台,给孩子们准备小头饰和妆容,还特意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支教团共同参与。“我们想让每个孩子都站上舞台——哪怕只是合唱时的一个音符,也是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团队负责人徐朗说。
汇演绽放:四天耕耘的最美答卷
7 月 23 日上午,“艺路花开 × 灵川” 文艺汇演在校园操场拉开帷幕。街舞小队的《精舞门》一开场就点燃全场,利落的动作里藏着四天的汗水;民族舞《瑶山情》中,志愿者们身着简易民族服饰,舞姿充满灵气;当合唱《虫儿飞》的旋律响起,“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的童声漫过校园,连在场的家长都忍不住轻声跟唱。
汇演尾声,全体志愿者与孩子们共跳《舞舞舞舞起来!》,随性又热烈的动作里,有课程结束的不舍,更有相遇的欢喜。“这不是结束,是孩子们艺术种子发芽的开始。”志愿者说。
离开时,孩子们把亲手做的贺卡塞给志愿者,上面画着跳舞的小人、写着“谢谢哥哥姐姐,下次还来!”。这些稚嫩的笔触,是“艺路花开”团队最珍贵的收获——他们不仅带来了四天的课程,更是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对艺术的热爱、对成长的勇气。而这份双向的温暖,终将伴随着孩子们的脚步,走向更远的未来。
图为文艺汇演现场《瑶山情》表演 (李雄越供图)
图为活动锦集 (张若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