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记录茶染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张鳕 阅读:80 复制标题和网址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逐渐意识到,技艺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坚守。于是,他们开始专注于记录茶染传承人的故事,让这些蕴藏在岁月里的匠心被更多人看见。 实践团的成员们多次走访“无失山房”,用文字、影像细致记录朱春莲老师的日常。他们跟着朱老师去茶园采摘,看她如何在晨曦中分辨叶片的优劣;他们守在手工坊,拍下她在灶台前熬煮染液时专注的侧脸,记录下木槌捶打茶叶时沉闷而规律的声响。朱老师的手上布满老茧,指缝间总带着洗不掉的茶色,那是几十年与茶染为伴的印记。“年轻时觉得这活儿累,想过放弃,可看着染出的布一点点变好看,就舍不得了。”朱老师的话被成员们认真地记在采访本上,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份坚守的敬意。 除了朱春莲老师,实践团还寻访了日照其他几位茶染传承人。在一个偏远的山村,他们见到了78岁的王奶奶,老人做茶染已有六十多年,她的染缸是用了三代人的老物件,缸底的茶垢厚得像一层琥珀。王奶奶不会用复杂的语言讲述技艺,只是一遍遍地演示如何用草木灰水固色,如何在冬日的暖阳下晾晒布料。实践团用镜头捕捉她布满皱纹的手与布料接触的瞬间,那画面里,是岁月与技艺的温柔相拥。 为了让这些故事更广泛地传播,实践团制作了一部名为《茶染时光》的纪录片。影片没有华丽的特效,只有传承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朴实的话语。朱老师讲述茶染与家庭的羁绊,王奶奶回忆年轻时走街串巷卖茶染布的经历,还有年轻传承人尝试将茶染与现代设计结合的探索……这些片段串联起茶染技艺的过去与现在,让观众在光影中感受到传承的力量。纪录片在学校放映时,不少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有人说:“原来每一件茶染作品背后,都有这么动人的故事。” 实践团还在社交媒体上开设了“茶染传承人”专栏,定期推送传承人的故事和照片。一篇讲述朱老师教孙女学茶染的文章,配着祖孙俩在染缸前相视一笑的照片,获得了大量转发。有网友评论:“这就是最好的传承,手艺在,温情也在。”这些故事让更多人明白,茶染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 成员们说,记录这些故事的过程,也是他们重新理解茶染的过程。“以前我们关注的是技艺本身,现在才发现,传承人的坚守比技艺更动人。”未来,他们计划将这些故事整理成一本书,让更多人透过文字,触摸到茶染技艺背后那滚烫的匠心。

相关内容

记录茶染传承人的匠心故事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逐渐意识到,技艺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坚守。于是,他们开始专注于记录茶染传承人的故事,让这些蕴藏在岁月里的匠心被更多人看见。实践...

让生态茶染之风吹遍更多角落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推广成果,他们持续发力,通过更多元的方式,让生态茶染的理念传播到更远的地方。校园文化节期间,实践团精心布置...

茶染技艺的当代生活图景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在日照“无失山房”的实践,不止于技艺的学习,更在探索茶染技艺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多样可能。成员们注意到,朱春莲老师的茶染作品...

茶染非遗行,传承悟初心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实践团队驻足日照市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通过品鉴茶染臻品、亲历方巾染制、对话...

茶染流光织棉韵,日照青衿续华章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旅。实践团队驻足日照市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通过品鉴茶染臻品、亲历方巾染制、对话...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海报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