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青衿染忆”实践团走进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入“无失山房”非遗手工坊,围绕茶染这一古老技艺展开实地研习、动手实践与深度交流,探寻其对日照发展的独特价值。
茶染,作为中国传统植物染工艺的精粹,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智慧。日照的茶染技艺因地域而独特:匠人选取本地生态茶园的茶叶,经传统工序熬制提取染料,再以精巧手工染织,让土布、棉麻等天然材质晕染出温润雅致的色泽。每件作品都流淌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成为传统技艺在当代传承与创新的鲜活注脚。此次实践,旨在摸清茶染非遗的传承现状与发展难题,探索其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路径,为日照茶乡的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筹备阶段,团队成员做足功课:广泛搜集茶染的历史渊源、工艺细节与传承故事,深挖日照茶染的地域特质;结合特色制定实践方案,明确线上线下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经与指导教师反复打磨,最终选定东港区“无失山房”作为实践地。
“无失山房”负责人朱春莲老师,多年深耕茶染技艺传承一线。她深谙茶染的文化与艺术价值,也清醒看到这门古老技艺在快节奏时代的挑战:知名度有限、与现代生活融合不足,难获年轻一代青睐。为此,她始终探索创新,尝试融入现代设计与科技,让茶染作品更贴近当下生活,吸引更多关注。实践团成员被她的坚守与创新打动,更坚定了为茶染传承助力的决心。
实地调研中,在朱春莲老师带领下,成员们近距离感受茶染魅力:手工坊内,茶染服饰古朴典雅,饰品精致小巧,家居用品实用美观,挂画富有艺术气息,件件作品彰显技艺精湛。在朱老师指导下,成员们亲身体验制作全过程——从选茶、挑布,到控火熬染、细致染色与固色,每一步都需严谨与耐心。当亲手制作的作品呈现出独特色泽与纹理时,大家既兴奋又感慨,真切体会到非遗传承的艰辛与价值。
实践中,团队深刻认识到,茶染非遗的传承不仅是保护传统文化,更是推动日照茶乡经济多元化的重要契机。作为知名茶乡,日照茶叶产业基础扎实,茶染技艺的发展能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比如将茶染体验融入乡村旅游,让游客沉浸式感受魅力;与文创产业结合,开发特色产品,增强品牌影响力。这需要年轻一代发挥创新思维,运用现代营销手段,让更多人了解、爱上茶染。
茶染如纽带,连接古今;日照茶乡因这门技艺的传承,焕发新活力。作为年轻一代,参与其中既是幸运,更是责任。未来,团队成员将携手发力,凝聚青春力量,为茶染非遗传承不懈奋斗,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共启日照茶乡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