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深圳)智能学部宣】(图文/岑永贤 钟斌)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2025年7月3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循着《大刀进行曲》的激昂旋律奔赴上海,先后探访国歌展示馆与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在追寻烽火足迹中感悟军民团结的伟大战斗精神。
1. 上海市国歌展示馆:国歌从这里唱响
当日上午,实践团步入《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地——上海市国歌展示馆。庄严的旋律与历史的回响交织,引领成员们触摸民族精神的根脉。馆内长卷徐展,珍贵图片与历史实物无声述说:这诞生于烽烟中的歌声,如何成为刺破黑暗、唤醒灵魂的号角。凝视聂耳、田汉等先辈在民族存亡之秋呕心创作的手稿与影像,那凝聚民族不屈呐喊的《义勇军进行曲》仿佛穿越时空,在每个成员耳畔徐徐奏响。这些烽火中诞生的不朽旋律,早已超越音符本身。如同《大刀进行曲》中气冲霄汉的怒吼,是劈向侵略者的寒光,它们曾是凝聚四万万同胞的钢铁洪流,是投向敌人的锋利投枪。
今日硝烟虽散,歌声依旧铿锵。国歌所承载的血性与自强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炬,映照来路,更指引前程。这穿越时空的旋律,是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激励我们铭记历史,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续写民族复兴的壮丽乐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国歌展示馆前合影
2. 上海市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弹孔里留存的歌声
当日下午,实践团走进四行仓库抗战纪念地。布满弹孔的高墙肃立眼前,如同一道巨大的伤疤、一部沉重的史书,无声却震耳欲聋地诉说着当年激战的惨烈与不屈。陈列馆内,讲解员的声音在展品间轻绕。生锈的枪械、斑驳的军服,默默承载着岁月的硝烟。立于牺牲将士名单墙前,密密匝匝的名字令人心头沉重,悲怆之情如潮涌来。
行至西墙,千疮百孔的墙体更显狰狞。刹那间,实践团成员耳畔仿佛响起震天的呐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那血性的怒吼,与当年将士们气壮山河的呼喊在狭窄空间激荡共鸣。凝视累累弹痕,分明看到民族之魂在烈火中淬炼的雄姿——这并非砖墙,而是血肉之躯筑起的不屈长城!
步出纪念馆,喧嚣市声扑面而来。回望西墙,它如一面历史的明镜,映出血与火的年代。《大刀进行曲》的激昂呐喊,仿佛已穿越岁月烟尘,化为民族脊梁中永恒不息的回响。历史何曾远去?当这歌声依然回荡于今日长空,它便不只是消逝的回音,更是时代交予我们的未完成乐章。面对这伤痕累累的墙壁,每一位后来者都是待续的音符——唯有以澄澈之心铭记,以坚实脚步前行,把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方是对墙中英魂最深沉的告慰!
从抗战歌声中汲取精神伟力,于实践征程中追寻先辈足迹,“红途寻迹·青春励行”实践团,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