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弥补乡村儿童情感陪伴缺失,拓展素质教育维度,由乡途筑梦实践团中的宋旭海、王卓兵、张子旭、张铭凯、罗润飞等人组成的“彩虹桥”实践团队走进阿拉尔市儿童之家,圆满完成为期一周的“童心同行·筑梦未来”三下乡专项活动。
指尖跃动的温暖传递
玫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身影贯穿始终: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他们俯身指导立体纸雕创作——女孩专注地将镂空图案嵌进卡纸框架,金粉沾满指尖;男孩仰头请教向日葵模型制作技巧,阳光在他脸庞跳跃。手工课成为情感联结的纽带,孩子们在千纸鹤、黏土花束的创造中悄然敞开心扉。
知识星火的播种时刻
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在绘本世界中漫游,通过角色扮演激发表达欲,书架前时常传来热烈的讨论声。这些阅读时光不仅充盈了孩子们的暑期,更在共读的亲密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桥梁。
指尖跃动的认知探索
玫红色志愿者背心成为温暖符号。在贴有“学习园地”红色展板的教室里,志愿者俯身打开卡片盒,孩子们簇拥在彩色桌椅旁,目光聚焦于盒中缤纷的认知卡片。背景绿植掩映着“党支部工作指南”宣传板,指尖划过卡片图案的沙沙声与稚嫩的提问声交织,知识启蒙在生活化场景中自然发生。
艺术滋养的心灵对话
绘画课堂定格动人瞬间:戴黑色鸭舌帽的志愿者半蹲在女孩身旁,目光温柔注视着她笔下的世界。女孩额间贴着亮片装饰,白色短袖袖口沾着彩墨,正用马克笔在画纸上涂抹梦想。后方“党建+网格”宣传栏下,其他孩子低头创作,桌上散落的彩笔与带杯套的水杯,勾勒出专注而温馨的午后时光。
多维成长的暖心守护
活动创新设置“三保四不”成长课堂,在贴有目标、运行、巡查等网格化管理图示的墙面下,志愿者通过情景剧演绎安全自护技巧。孩子们在“强化管理”标语前模拟应急场景,将宣传栏中的抽象条文转化为生动实践,安全意识的种子在角色扮演中悄然扎根。
当孩子们将绘有志愿者笑脸的画作塞进行囊,墙上的“组织”“机制”红色标语与童画交相辉映,见证着这场用心灵温暖心灵的青春奔赴。
(文/邓玉 摄/王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