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7 月 21 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 “溯源百廿承烛光” 社会实践队队员刘丝雨踏上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土地,在碧海与晴空的环抱中,开启了一场以 “探索山大百年校史,传承山大精神” 为主题的实践之旅。这场跨越三个世纪的时空对话,在海浪与松涛的伴奏下,让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 的校训基因在黄海之滨愈发清晰可触
。
上午 10 时,实践队的身影出现在威海校区的 “知行路” 上。这条路如同一本摊开的典籍,刘丝雨步行其间,图书馆的窗棂映着晨光,玛珈山的轮廓浸在海雾里,天文台的穹顶似在仰望星空 —— 这些标志性建筑串联起的,不仅是 1984 年建校以来的时光足迹,更勾勒出 “山海相映、文理并举” 的独特办学脉络。主楼广场前的风似乎带着故事,轻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四十年的耕耘与成长。
校史馆的大门推开时,仿佛打开了一条贯通古今的时光隧道。以 “百廿山大、强校兴国” 为主线的展馆,用 “源起齐鲁”“烽火弦歌”“砥砺前行”“筑梦深蓝” 四大篇章,编织出一部立体的校史长卷。泛黄的照片里,登州文会馆的窗格透进 1901 年的晨曦;实物档案中,烽火岁月里的教案仍带着墨香余温;多媒体场景前,三校合一的壮阔与 “一校三地” 的格局在光影中流转。在 “服务国家战略” 展区,“透明海洋”“蓝碳计划” 的展板前,队员的目光与科研人员的影像隔空交汇,那些深海探测的数据曲线,恰似山大 “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的使命在新时代的波澜。

参观的尾声,与其他参观者的交流如投入湖心的石子,漾开层层感动的涟漪。有人说起校区师生组建的 “青年突击队” 在风雪中坚守的身影,有人讲述护理学院校友驰援武汉时防护服上的斑驳汗渍 —— 这些故事如同散落在三地校园的星火,终究汇聚成燎原的精神火炬。无论是济南的泉、青岛的浪,还是威海的风,都在传唱着同一段旋律:山大精神从不是陈列的标本,而是流动在血脉里的力量。
离开时,海风正掠过玛珈山顶的灯塔。实践队的队员们知道,这场山海间的寻访不是终点。他们将把威海校区的故事打包带回济南,让那些照片里的光影、档案里的温度、对话中的感动,成为实践队宣传计划里最鲜活的素材。因为每一位山大人都懂得,校训不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而是要化作护理学子听诊器里的心跳,变成守护生命的实际行动 —— 就像百廿年来,那些在历史深处闪耀的烛光,始终在照亮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