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6日15时30分,河南城建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实验室里,“‘化’启绿意童心,‘创’护乡村沃土”实践团的成员们围站在红外光谱仪旁,一场为“三下乡”实地土壤检测打基础的预实验正有序展开。指导老师手持操作手册,指尖划过仪器面板,细致讲解着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这些光束就像‘土壤侦探’,能通过光谱信号‘读’出土壤里的物质成分。”
实操环节,成员们迅速进入状态。有人专注地称取土壤样本,用研钵细细研磨至粉末状;有人俯身调试仪器参数,屏幕上跳动的光谱曲线在反复校准中逐渐平稳;还有人守在数据终端,随时记录下每一组检测结果。镊子夹取样本的轻响、仪器运行的低鸣、成员间低声的确认交流,交织成实验室里独特的节奏。当第一组清晰的土壤成分数据生成时,团队里响起了抑制不住的轻呼——这意味着他们离用专业技术助力乡村土壤改良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红外光谱技术的精准性,让土壤的“健康状况”无所遁形,能为农田改良、作物种植提供科学指导。这场预实验不仅让成员们熟练掌握了仪器操作,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实验室里的每一组数据,都可能化作乡村沃土上的一缕生机。带着这份认知,实践团正蓄势待发,准备在“三下乡”中用科技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