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染寻光:青春与古艺的交融
七月的热风,裹挟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意,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实践队的脚步,迈向日照东港区那间隐于藤蔓间的百年茶染坊。这里,茶染艺人朱春莲守着岁月沉淀的技艺,等待与年轻灵魂碰撞,续写茶染的传承新章。
出发前,调研的结果令人揪心。古籍里茶染曾有的璀璨,与街头采访的冷清形成强烈反差,知晓茶染工艺者寥寥无几,精美茶染手帕在市场被错认贱卖 。但队员们没有退缩,宿舍深夜,修改实践方案的讨论声、笔尖划过纸面的声响,是他们为守护老手艺发出的坚定呐喊。
踏入染坊,石磨转动声里,朱春莲碾着老茶树叶。“茶染靠的是时光熬出来的火候。”她指向染缸,“老叶经霜,染出的布才有故事。”队员们围看晾架上的成品,深褐浅黄,天然纹路如灵动诗行,比机器图案多了份自然赋予的生机。
实践从捶茶开启,有人图快偷懒,茶叶碎得粗糙;有人沉心细捣,粉末细腻,染液也格外香醇。染色时,棉布浸草木灰水、捆扎棉线,分毫之差都影响效果。当第一块带着青春温度的茶染布展开,阳光穿透纹路,洒下的光斑,似茶园里灵动的碎金。
离别的时刻,朱春莲送的手札,写满几十年染布心血。队员们明白,传承不是守旧,是让老手艺在新时代抽枝发芽。他们谋划着,把茶染带进课堂,用短视频记录染布全程。当青春创意与千年茶香相遇,茶染布上晕开的,是文化传承最鲜活的模样,是古艺新生的希望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