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河古镇,司法所扮演着法治护航生态的重要角色。通过定期开展普法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司法所不仅为生态保护筑起了坚固的“法治堤坝”,还搭建了环境问题反馈的畅通桥梁,确保居民的声音能够被听到并得到有效解决。

普法讲座通常选择在社区活动中心、景区广场等居民常去的地方举行。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会带着贴近生活的法律知识来到居民中间,将《环境保护法》中的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例如“往小南河扔垃圾要承担什么责任”。
法律咨询活动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司法所在社区、景区设立“法律门诊”,由法律顾问坐镇,为居民和商户解答法律疑问。无论是“游客破坏河边绿植如何处理”,还是“自家雨污混排如何整改”,工作人员都会一一解答,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守护生态的实用指南。

环境问题反馈机制更是让法治与民生紧密相连。居民一旦发现排污、垃圾堆积等问题,可以通过12345平台、环保办专线等渠道进行反映。司法所会联动多个部门,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够“接得住、转得快、办得好”:收到反馈后,迅速转交给责任部门,并限时处理、及时回访。
司法所的这些行动,让法治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变成了守护小南河、守护古镇生态的“活”力量。普法讲座讲出了生态保护的道理,法律咨询解开了百姓心中的疑惑,反馈机制打通了法治护航生态的“最后一公里”,让三河的绿水青山在法治的阳光下更加鲜亮。通过这些努力,三河古镇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