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扩展乡村孩子的视野,助力其构建系统的科学认知体系,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科学的探索欲。山东理工大学山外山实践团于7月21日走进南沙井村,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宣讲小课堂。

实践团成员从生活入手,既结合生活实例又融合基础科学知识,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日常现象的理性认知。志愿者将亲身经历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向孩子们讲解流鼻血时如何快速止血,纠正了他们直接仰头的错误认知,带着他们了解身体内血液流动的大体方向,为他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

随后,实践团成员询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为什么要给树木穿上一层白色“外套”,向孩子们讲解这平日里随处可见的现象。在志愿者声情并茂的讲解中,孩子们一步步深入探索,解开了树木涂白背后的奥秘, 进而明白这些看似平常的东西也蕴含着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山外山实践团立足乡村儿童认知特点,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与教育热忱,将生活中常见的自然及生理现象系统转化为适配的科学启蒙内容。通过规范讲解与引导,帮助儿童理解身体与自然的运行规律,着力培育其“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的严谨思维习惯。此举不仅为提升乡村儿童科学素养注入了青春动能,更通过搭建科学认知的基础框架,助力他们掌握以科学视角认知世界、拥抱未来的能力,具有扎实的实践价值与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