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曲阜师范大学“青衿染忆”实践团队踏入日照东港“无失山房”,青瓦木窗围起的一方天地里,茶染技艺的千年故事正等待被重新讲述。悬于梁上的茶染帷幔层层叠叠,深褐底色上泛着浅黄光泽,细看时,纹路恰似日照茶山的晨雾漫过梯田,藏着自然与匠心交织的密码。
队员们围站在青石染缸旁,跟着传承人学熬茶汁——陈年茶渣在沸水中翻滚,汤色从琥珀渐变为深褐;再将素布浸入染液,指尖反复揉搓间,布面慢慢晕开独特的花纹。“原来每一块茶染布都是独一份的,就像茶园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名队员举着染好的方巾,茶香混着草木气息扑在脸上。实践中,他们不仅梳理出茶染从选叶、发酵到晾晒的完整工序,更在与老艺人的深谈中,感受到传承的重量:技艺传至今日,能熟练掌握全套流程的不足五人,且多已年过花甲,市场上知晓“茶染”二字的年轻人更是寥寥。
为让这抹古韵茶色走出工坊,学子们已着手规划:用镜头记录茶染的制作全过程,制成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结合现代生活场景,设计茶染笔记本、餐垫等实用文创,让传统技艺融入日常。他们坚信,这源自日照茶园的深沉色彩,终将在青春力量的助推下,成为激活乡村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鲜活注脚,让非遗之美在振兴路上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