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正值关帝圣君阴历六月二十四日诞辰盛典之际,借此机会,山东理工大学山外山实践团在南沙井村为孩子们精心组织了“关公精神”主题教育课。本此活动旨在通过关公的形象和经典影视片段,引导青少年感悟忠信、孝悌、礼仪和廉耻的八字关帝精神,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互动体验中代代相传。
课堂伊始,实践团成员以“大家对关羽了解多少?心目中的关羽形象如何?”为引开启互动提问,迅速调动起课堂氛围。在场学生踊跃举手发言,部分同学讲述了“桃园三结义”中的深厚情谊,亦有同学提及“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历史典故,言语间流露出对关羽的敬仰之情。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学生分享,并适时补充相关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们更全面地了解关羽这一历史形象。

随后,实践团成员通过播放历史短片,生动展示了“温酒斩华雄”、“华容道义释曹操”等经典故事,系统梳理了关羽的生平脉络与重要事迹。此举旨在深化学生对关羽忠勇、重义历史形象的理解。在回顾其辉煌战绩的同时,实践团亦引导学生客观审视“大意失荆州”这一历史事件。课堂强调,认识英雄人物需观其全貌,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功勋卓著,更在于其精神遗产——即使遭遇挫折,其坚守的信念与气节仍具有恒久价值。

活动尾声,实践团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引导他们以绘画形式描绘心目中的关羽形象。创作完成后,学生们踊跃展示画作并阐述创作理念与心得感悟。在分享中,诸如“红脸象征如日般的勇气”、“青龙偃月刀代表守护正义的力量”等充满童趣又蕴含深意的解读,生动展现了青少年对关羽忠勇、仁义精神内核的理解与认同。这些质朴的表达,不仅反映了课堂收获,更传递出年轻一代对英雄品格的敬仰与传承决心。


关帝庙的香火绵延千年,正因为其承载的忠信、孝悌、礼仪和廉耻的八字精神始终回应着每个时代需求。此次主题教育课以光影为桥,将历史记忆转换为青少年可感知的精神力量,既丰富了暑期文化活动,更筑牢崇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基。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将持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更多贴近青少年的文化体验活动,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为坚定青少年文化自信厚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