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三下乡

美育浸润乡土:桂工学子调研永富村文化振兴

来源:桂林理工大学 陈悦 徐朗 焦昱博 阅读:74 复制标题和网址

为响应国家“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7月18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团委郭彦汝老师带领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浸润推广志愿服务团,赴广西灌阳永富村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图为永富村干部与实践团师生合影

永富村第一书记李鑫、村支书王波热情欢迎实践团的老师与同学们。双方围坐一堂,围绕永富文化根脉与乡土文化传承展开深入探讨。老中青三代通过交流,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一幅关于传统技艺在时代浪潮中如何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图景清晰呈现。

图为村支书王波回答实践团成员的问题

在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提问,村支书王波对永富村情况进行了逐一介绍。永富村的文化图景随之展现:永富村是以汉族为主的村落,其文化血脉烙印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春节的锣鼓、三月三的采茶山歌、二月初八的农具节,无不展现着传统的生活智慧。而独具特色的“三响”油茶,不仅是饮食,更承载着文化仪式感,村民在全县大赛中的获奖,正是这份传承的有力印证。

图为村支书王波向大家介绍当地特色雪梨干

作为当地地理标志产品,“永富雪梨干”凝聚着永富人民的劳动智慧,其发展潜力有待通过加强线上推广的方式进一步释放。竹编、桂剧等承载历史的老手艺,正经历着新老交替的挑战,亟需吸引年轻力量的加入。青壮年人口流动与生活方式的快速变迁,正悄然重塑着乡土社会的文化生态。传统文化在这一进程中面临传承断层的挑战,如何让其守住根脉、焕发生机,成为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而村庄夜晚的广场舞,恰以鲜活的姿态勾勒出乡土活力的另一种样貌 —— 它既直接呼应着村民对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又以具体可感的实践,为探寻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新生提供了生动注脚。​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干部交流

永富村的特色文化,是其宝贵的精神根脉,守护它不仅关乎文化自信的传承,更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桂林理工大学的 “美育浸润” 实践,为村庄探索文化传承与振兴发展的融合路径提供了清晰思路。随着座谈落幕,具体行动已然启程。我们期待在各方接力下,永富村能走出一条文化赋能发展的特色之路,为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贡献独具价值的桂北智慧。

相关内容

美育浸润乡土:桂工学子调研永富村文化振兴

为响应国家“文化自信”与“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政策的号召,7月18日,桂林理工大学校团委郭彦汝老师带领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浸润推广志愿服务团,赴...

桂林理工大学:青春美育沃乡土 艺路花开绽永富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坚定“文化自信”和深化“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号召,2025年7月18日,晨曦微露,在郭彦汝老师的带领下桂林理工大学大学生艺术团“艺路花开”美育...

暑期“三下乡” | 探访广西灌阳县永富村——雪梨干产业背后的发展故事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了解农村基层、服务地方发展,7月16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工智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调研社会实践团赴广西灌阳县黄关镇永富村,...

暑期“三下乡”┃探秘顺溪村灌阳油茶加工帮扶车间的“智变”之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产业升级中的实践路径,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工智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调研社会实践团抵达顺溪村开展...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为健康饮食寻踪觅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大学筑福“社”计师协助稚成开展手机讲堂志愿活动

稚成公益手机讲堂:点亮银发族的P图新世界2025年1月9日,一场别...

“新年色彩·创意手工坊”:湖南女子学院迎新年非遗文化教育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通讯员林怡曾嘉颖)2025年的新年钟声即将敲响,近日,湖...

迎接2025年,拥抱新时光

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前,2025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

化学专业2023级6班举办大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团日活动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023级化学六...

最新发布

分享

投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