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大明湖畔 铁铉祠里觅忠魂——传统文化青春行实践队赴铁铉祠开展历史文化溯源活动
为探寻济南深厚文脉,将“被动传承”转化为“主动守护”,让“历史温度”浸润青年心灵,2025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千年流传历史远,传统文化青春行”实践队队员走进大明湖畔的铁铉祠,开展历史文化寻访实践活动。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古迹,用热忱对话历史,在青砖黛瓦间触摸民族气节的永恒回响。
铁铉祠静立于明湖波光之侧,承载着明代忠臣铁铉誓守济南、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为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实践队提前研读史料,制定详细考察方案。活动当日,队员携带记录工具,在专业讲解员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溯源之旅。
步入祠堂,队员们屏息凝神,穿梭于碑廊与展室之间。“这块‘忠烈祠’匾额历经数百年风雨,笔力遒劲,仿佛仍能感受到铁公当年的凛然之气。”队长李明然驻足仰望,轻声向队员解释匾额渊源。他们细致抄录碑文,拍摄建筑构件细节,不放过任何历史印记。面对祠堂内斑驳的壁画与陈列的史料,队员们频频发问,与讲解员深入探讨铁铉抗敌守城的壮举及其在济南城市精神塑造中的作用。
实践队员在铁铉祠 钱翔宇供图
在“英风阁”前,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课展开。当讲解员述及铁铉面对威逼利诱始终不屈时,队员感慨道:“铁公的脊梁,撑起的不只是一座城,更是华夏民族的忠义之魂!”队员围坐于古树下,结合前期查阅的《明史》记载与地方志材料,热烈讨论如何将铁铉“丹心映日月”的气节转化为当代青年的精神滋养。
实践队更主动承担文化传播之责。他协助景区工作人员整理史料展台,为游客义务讲解铁铉事迹。遇到研学的中小学生,队员用“城墙上的热油退敌兵”等故事,将历史讲得鲜活可感;面对年长游客,则侧重交流铁铉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价值。
他帮助路过的游客讲解着铁公的事迹,宣传着铁铉祠的历史,游客们听的很认真,纷纷感叹历史的久远和铁公的伟大无私。
“在铁铉祠,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忠诚。”队员的感悟笔记上写满这样的句子。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济南历史文化的认知,更以青春视角激活了传统精神的现代表达。当曲园学子躬身于古老祠堂,用笔尖与镜头留存文明密码,铁铉那穿越时空的浩然正气,正悄然汇入新时代青年澎湃的血脉之中。
通讯员 钱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