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就江南春水色,茶香浸透素罗裳。”2025 年 6 月 30 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青衿染忆” 实践团踏入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开启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之旅。团队走进日照 “无失山房” 非遗手工坊,通过参观工坊与茶染展品、体验手帕茶染制作、访谈工坊负责人了解非遗传播现状,深度挖掘茶染的非遗对 “茶乡” 日照发展的促进作用。
茶染技艺作为古老的植物染工艺,承载着中华千年文化精髓。日照茶染传承古法,以茶叶熬制天然染料,选用土布、棉麻丝等材质纯手工染织,赋予布料自然古朴之色。这一技艺既是传统手工艺的精湛呈现,更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鲜活范例。此次实践旨在摸清茶染非遗发展现状与困境,探索传承新路径,为茶乡经济多元发展添砖加瓦。
实践前期,团队全面收集茶染资料,钻研制作流程,结合日照非遗茶染特色,规划以线上线下问卷、走访非遗工坊等形式开展活动。经指导教师指导,最终选定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 “无失山房” 非遗手工坊为实践地。
访谈交流时,朱老师坦言,尽管茶染技艺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独特,但在当代社会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仍有待提升。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青年对手工艺兴趣培养等难题,制约着茶染技艺传承。朱老师指出,非遗传承需借助创新思维与现代技术与时俱进,宣传更离不开年轻人的创意与参与。此次实践活动,团队积极推广日照非遗茶染,为非遗传播保护注入活力,也让队员深刻意识到青年在非遗传承中的使命担当。
实地调研中,团队跟随日照茶染传承人朱春莲老师参观工坊与茶染作品。工坊内的每件展品都独具韵味,尽显茶染技艺精妙。在朱老师指导下,队员们亲身体验茶染制作,从选料、煮茶到染色,严格遵循传统工序。这一过程加深了队员对茶染非遗的认知,也让大家感受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
实践过程中,队员深刻领悟到,茶染非遗传承发展不仅是文化保护,更是推动茶乡经济多元发展的重要引擎。茶染技艺与日照茶乡的融合,为当地经济注入全新活力。通过与朱老师交流及实践体验,队员们认识到,非遗茶染传承需创新与技术赋能,可借助互联网等现代媒介扩大传播,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双赢。茶染非遗的传承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携手努力。
茶染非遗如同一束穿越时空的光,指引着文化传承之路。日照茶乡因茶染非遗的传承创新焕发蓬勃生机。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这既是幸运,更是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为茶染非遗传承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这门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