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产业升级中的实践路径,7月13日,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人工智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调研社会实践团抵达顺溪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和实地参观等形式了解顺溪村灌阳油茶产业的革新之路,探秘灌阳油茶如何转变成村集体经济产业,让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山水孕育的茶韵之乡
顺溪村依山而建,位于灌阳县黄关镇,紧邻241国道,因顺溪穿村而过得名。“目前村集体经济主要包括门面出租、入股分红以及即将投产的速食油茶厂。”驻村第一书记王兆杰说。这里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质上乘的油茶原料。作为当地的传统支柱产业,油茶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却也面临着工艺传承难、生产效率低、品牌影响力弱等发展瓶颈。如何让这片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顺溪村亟待一场产业升级的变革。

顺溪村村貌图
应运而生的振兴引擎
桂林灌之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建立,正是顺溪村破局的关键一步。公司依托顺溪村及周边丰富的优质油茶种植资源,原料供应充足且品质优良。灌阳油茶加工帮扶车间位于村落核心区域,便于集中收购原料、组织生产、辐射带动周边种植户。桂林理工大学作为顺溪村后盾帮扶单位,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智力与资源动能。以此为契机,桂林灌之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推动油茶产业升级的重要市场主体。与此同时,公司与柳州工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标志着产学研力量正汇聚于此,共同为顺溪油茶的腾飞保驾护航。“通过多方合作打造产业振兴‘样板间’,旨在将高校的智力资源与地方特色产业紧密结合。”驻村第一书记王兆杰说。

顺溪村灌阳油茶加工帮扶车间厂房
从帮扶车间到智慧样板
灌阳油茶帮扶车间的“智变”之路,是顺溪村探索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目前帮扶车间正在建设中,计划于8月29日投入生产。“在数字化浪潮下,我们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希望在智慧种植、智能加工、数字营销、人才赋能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让数字技术真正赋能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王兆杰说,“未来的帮扶车间,不仅是一个生产空间,更将成为集智能生产、工艺研发、人才培养、品牌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智慧样板。”

驻村第一书记介绍介绍灌阳油茶加工帮扶车间的建设历程
当古老的油茶技艺插上产业发展的翅膀,顺溪村的茶香必将飘得更远,村民的致富路必将走得更宽。实践团队成员结合调研为顺溪村油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团队的建议,也真切感受到青年一代在连接科技与乡土、推动产业蝶变中所能肩负的责任与力量。
图为实践团队与驻村第一书记合影
供图:邱偌涵、蒙婷、丛敬时 指导老师:陈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