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横山村“朝夕守望志愿服务队”开办的“爱心托管班”内,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托管班精心设计的体育、音乐与美术特色课程,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充实的假期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与创造力,成为乡村素质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体育课上,志愿者徐锦升和邓思睿老师巧妙组织了传统“贴膏药”游戏。孩子们分成五人小队,在规则设定下——一名“追捕者”追逐“逃亡者”,“逃亡者”可随时“插队”至队伍最前,原队尾孩子即成为新目标,角色互换在追逐触碰间完成——展开了激烈的奔跑与智谋较量。操场上,孩子们灵活穿梭,队伍因“插队”而瞬息万变,紧张热烈的气氛与不绝于耳的欢笑交织。这堂课不仅释放了孩子们的天性,更在奔跑、躲闪与团队协作中有效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身体协调性和集体意识。

音乐课堂则充满了轻松与暖意。在经典的“击鼓传花”游戏中,水瓶随着音乐节奏在孩子们手中快速传递。音乐戛然而止时,接到水瓶的孩子大方展示自我:或一展歌喉,或背诵古诗,甚至扮个鬼脸,总能引发满堂欢笑。当有孩子略显羞涩时,孙老师便温柔引导,并带领全班以热烈的掌声给予鼓励,帮助每个孩子勇敢站到舞台中央。游戏的趣味与同伴真诚的掌声,共同构筑了一个支持孩子自信表达、体验成功喜悦的快乐空间。

在美术课堂的宁静天地里,志愿者程钰雯老师鼓励孩子们执起画笔,自由描绘“心中最爱”。无论是诱人的美食、慈爱的亲人,还是心爱的玩具,都成为孩子们创作的源泉。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捕捉美好瞬间并大胆表达,美术课成为激发想象力与审美力的重要载体,让孩子们在色彩与线条的挥洒间,展现独特的内心世界。

此次“爱心托管班”的音体美特色课程,其意义远超短暂的假期陪伴。它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体育的强健体魄、音乐的陶冶情操与美术的启迪创造有机融合,有效弥补了乡村儿童在多元化素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更在游戏与艺术中培养了他们的规则意识、合作精神、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人生播下积极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