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情系九曲浪,共守母亲河”沿黄宣讲小分队走进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展融合历史追溯与实地调研的暑期实践活动。 队员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形式,梳理小浪底工程与周边群众的“共生图景”,旨在加深学生对水利工程的认知,强化其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理解。
图为沿黄小分队成员合影
实践中,队员们首先沿库区步道参观,观察植被生长与水体状况。生态监测设备实时运行,记录水质变化。从岸边植被生长情况及水面水鸟活动来看,水库建成后,区域生态呈现逐步改善态势。
图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在排水泄洪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主要功能包括防洪、防凌、减淤,同时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效益,对保障黄河下游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后,队员们登上大坝观景台,正值调水调沙实施期间,水流从排沙洞涌出,在河道内形成浪涛。水流冲击河道的声响,折射出历代治黄工作的实践历程。从传统堤防建设到现代化水利枢纽修建,治黄工作已实现从避害到兴利的转变,既有效保护流域生态,又充分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这一过程印证,守护黄河需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科学施策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
图为小分队成员向邀请游客填写调查问卷
此次实践让队员们通过实地观察与走访,切实理解了小浪底对黄河流域的意义——它不仅是一座物理大坝,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工程与生态的重要纽带。它承载着过去人们治理黄河的不懈努力,也为未来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队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更加积极地投身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为守护母亲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